首页 - 佛学文集 - 佛学基础 - 正文 │ 文章推荐
○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访著名佛教法师

凤凰卫视访谈录

现年75岁的憶栖法师, 1959年于台北灵山圆山灵净寺剃度, 法名“觉净”, 受戒后于台湾及世界各地弘经演教, 四十余年不曾间断。首开风气之先, 使用电台、电视台、卫星电视、网际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体进行佛陀教育, 现存影音带数千卷, 迄仍然每日弘法授教, 乐此不疲。

憶栖法师俗名徐叶宏, 1927年2月生于安徽庐江, 1949年到台湾, 服务于实践公社, 1959年剃度受戒, 并先后追随一代大哲东方赋, 藏传高僧章嘉, 以及佛学大家李南方居士学习佛法, 熟通佛教各派经论, 以及儒、道、基督、伊斯兰以及其他宗教学说。尤其对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 成就亦最为辉煌。

许戈辉:法师在早年间到底为什么会出家呢?

憶栖法师:出家是老师替我选择的。我学佛跟一般人情形不一样, 我是从哲学里面走进佛门的, 我的老师方东文(音)先生告诉我, 佛经哲学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学部分,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这两句话引进佛门来的, 所以以后就专门跑寺庙, 找经典来读、来看。接触到佛经之后, 我很幸运,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认识了章嘉大师, 所以早年佛学部分是他老人家指导的, 我跟他三年。出家这个事情也是他给我选择的, 他当时问我的志趣, 我说我唯一的一个兴趣就是为学会佛, 为终生佛, 所以早年对政治很向往, 我的老师告诉我, 说“既然真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话, 宗教教学比政治好。政治如果一个政策错误还害很多人, 宗教教学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想很有道理, 就选择了这条道路。

许戈辉:说说您日常生活的安排吧, 您是怎么样修行的呢?

憶栖法师:日常的生活一切随缘, 绝没有嗜好, 饮食起居, 人家给我什么吃我就吃什么, 给我什么穿就穿什么, 绝对没有挑剔, 已经很快乐了。你一定要吃这个, 你一定要穿那个, 你自己就很苦。一切随顺大众, 你说多快乐?

许戈辉:我听说您平时也不做道场的。

憶栖法师:没有道场。

许戈辉:那又是为什么?

憶栖法师:道场很累人, 你有个家的时候, 你看看柴米油盐, 甚至于现在还要交什么水费、电话费, 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我一无所有, 你说多自在?心里头什么事都没有, 心里头没有事, 身体也没有事, 这个叫快乐, 人生最高的享受啊。

许戈辉:刚才您提到了政治, 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宗教似乎一直和政治有某种联系, 一直也不能脱离政治。比如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在近代, 尤其是在鼎盛的唐代, 一直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为统治阶级所服务, 您是怎么看待宗教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您自己有没有涉及政治呢?

憶栖法师:如果说宗教一切都不被政治利用, 政治的作用零, 它有什么方法来达到人民达到幸福美满的生活?政治是个总体, 所有的一切都要为它服务, 它为一切众生服务, 这就正确的。如果我们一定说是被人家服务的话, 这个观念我觉得是错误的。譬如说是一个好的领袖, 他真正是为国为民, 我们全心全意地奉献, 我奉献给他, 就是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人民。

许戈辉:您是在佛教中找到了您自己的精神乐土,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 似乎在生活中总是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存在, 比如说孤寂、空虚、烦恼、忧伤、妒嫉…您认为这些负面的情绪根源到底在哪儿呢?

憶栖法师:这些根源就是…《三字经》上都有了,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像远”,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习性”, 习性这个就是教育问题了, 后天的教育。人本性都是善良的, 为什么会变成不善?是由于习性, 没有得到好的教育, 你现在虽然教育很发达, 实际上问题非常严重, 教育是懂得人与人的关系, 懂得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 这是真正的教育, 你一生受用不尽。现在所有的学校是知识的传输不是教育, 所以社会才这么乱, 人才生活得这么苦。

憶栖法师在多年的弘经演教过程中发现, 许多院校只注重讲授知识, 却忽略了对学生待人处事的品行教育。他常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年轻人说“你们掌握了知识, 却未必真正受过教育,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呼吁人们应当建立起正确的教学方针, 旨在彻底破除迷信, 启发真智, 使社会大众明辨真伪、正邪、是非、善恶、利害, 建立理智大觉, 奋发、进取、乐观的宇宙人生观, 这样才能圆满普渡众生, 获得真实永恒幸福的教育目标。

许戈辉:那么按照您的说法, 现在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是太少了。不过在您看, 教育和知识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憶栖法师:人跟其它动物的差别就在受教育, 这些动物没受过教育, 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跟动物有什么差别呢?不但没有差别, 人是动物中最坏的动物, 最可怕的动物。你说一般的毒蛇猛兽, 它要不是饥饿的时候它绝对不会伤害别的小动物, 我们在动物奇观中看到, 狮子吃饱的时候, 小动物在它周边走来走去它理都不理。可是人不一样啊, 人不吃它还得想办法害它。人质可贵就是贵在接受圣贤的教育,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能够看出一点门道。你看改朝换代多少次, 他什么都改变了, 教育政策不改变, 教育理念不改变, 教育方式不改变, 你就想想这都有什么道理?

许戈辉:佛教理论再有它的道理, 不过它已经是几千年的了, 那么在现代生活的今天, 您觉得它还适用吗?

憶栖法师:这个不是旧的, 这是万古常新。你想想过去两千多年来, 为什么它不说旧的, 它要沿着, 这是真理, 真理超越时间, 超越空间。不但在今天的时候, 这个时代, 中国人是一样, 全世界都是一样。所以在七十年代英国汤恩比(音)说了一句话, 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 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成佛法。他看得很清楚, 全世界任何学术、理论方法, 都不能把动乱平息。所以真理是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的。

许戈辉:对于青少年来说, 具有正确的判断里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宗教, 有一些邪教比如奥姆真理教, 或者是飞碟教, 他们也会打着“真善美”这样的旗号来欺骗世人。那么对于青少年来讲, 到底怎么帮助他们来判别什么样才是正教, 什么样才是邪教呢?

憶栖法师:还是教育问题, 你要能够宣扬正面的教学, 他懂得了。谚语所谓“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你这两样东西一比他就知道选择了, 邪教为什么是“邪”的呢?因为没有真的, 没有人说真的, 也没有人宣扬真的。他听听那个不错就跟着去了, 如果说正法的人多了, 他就有比较了, 那怎么样诱惑他也会无动于衷。

许戈辉:我知道您很强调教育的功能, 尤其强调说佛教它不是一种单纯的宗教, 它是佛陀教育。

憶栖法师:佛教, 我们很冷静地去思维观察, 释加牟尼佛确确实实是聚足圆满智慧, 高度地爱惜, 想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为他们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是佛教常讲的“救苦救难”, 政治达不到。所以它有很好的政治环境, 他是王子出身, 他舍弃王位, 这政治做不到。武力也做不到, 我们在今天西藏看到的释加牟尼佛年轻武力高强, 他可以做将军, 可以做统帅, 他也放弃掉了。用现在讲的话, 经济不能解决, 这是我们现在明了的。科学技术也不能解决, 能够解决问题的只有教育, 所以他全部舍弃的时候, 他从事教育工作, 而且从事一种用现在的话来说“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超越国籍的界限, 超越种族的界限, 超越宗教的界限, 像孔老夫子一样“有教无论”, 只要你愿意来学, 他是平等地教导, 而且自己做榜样, 做模范。说得到, 他自己真正做到了, 他做不到的, 他绝对不说。所以他是我们最好的一个榜样, 要用现在的话给释加牟尼佛定位, 他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从他从事的工作, 我们可以说“他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

许戈辉:您如此强调教育, 不过现在似乎我们的教育似乎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 比如说我们平时一打开电视报纸, 就会读到很多触目惊心的案件:某个孩子被家长或者被老师虐待了;还有校园枪击案, 学生打死了自己的同学, 打死了老师。而且目前就统计来看, 青少年的犯罪率是越来越高, 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憶栖法师:现在在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地区只着重科技教育, 工商的教育, 而疏忽了人文的教育。也就是说, 小朋友从小就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 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处事待人接物, 这一方面没有教导他。于是, 工商业虽然发达, 科技虽然发达, 道德沦亡了, 造成社会非常严重的危机。我在去年年底看到洛杉矶一个佛教的刊物, 里面有一篇世纪末的惊心数字, 在美国每一天有问题的儿童有多少人呢?据这个统计将近七千万人。

许戈辉:这是在美国。

憶栖法师:在美国。

许戈辉:在新加坡您有什么具体有效的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呢?

憶栖法师:在新加坡我们现在在培训, 培训讲经的弘法人才, 我们现在做了第四届了, 连前面总共有六、七十个学生, 除此之外, 我们对于儿童教育也非常重视, 新加坡听经的人多, 我讲经大概总是有一千五百到两千听众, 家长带着小朋友来, 小朋友没地方去, 所以也编成一个班, 由二十几位老师来负责教导小朋友, 我们教小朋友背古书, 年龄大概是在四、五岁到十几岁。

许戈辉:他们背得进去吗?

憶栖法师:背得进去, 背得非常好。背诵的教学在中国的古代非常重视, 在佛门里面也非常重视, 他这个叫训练“根本质”, 这个非常有道理。

憶栖法师主张:学佛不要迷信, 拜佛不如修佛。也就是说, 虔诚应该体现在细心领悟佛学中的智慧, 并将其贯彻在日常生活待人处事的原则中, 以达真实美满的世界, 否则的话, 磕再多的头, 烧再多的香也无济于事。他自己不设道场, 不做法事, 甚至不化缘, 但在他新加坡主持的“居士林”善款不断, 九种不同的宗教和平共处, 其乐融融。

许戈辉:对于您刚才说的这点, 我既相信但是又心存疑惑, 因为世界上似乎每一个宗教都在提倡“真善美”, 但是又有很多的纷争是因为宗教冲突而引起的。如果是照您这样说, 只要大家去平等地对待, 只要大家沟通的话, 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那世界就不应存在战争, 早就应该是世界大同了。

憶栖法师:对, 中国古人讲过一句话“政通人和”, 宗教为什么会摩擦呢?不往来, 不沟通嘛。如果一往来、一沟通问题不就解决了?而且要密切地往来, 要经常不断地沟通, 问题就没有了。所以在新加坡, 我们九个宗教就跟兄弟姐妹一样, 互助合作, 这个月18号很快就到了, 回教他们办的学校要买校室, 现在校室是租的, 现在校室是准备可以卖给他们, 卖了就要筹款, 钱不够。我们其他8个宗教帮助他筹款, 这个是过去没有过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往来嘛, 人与人不往来怎么可以?不往来彼此互相猜忌, 越猜越磨, 越猜越离谱, 误会就产生了。国家与国家, 族群与族群, 宗教与宗教一定要往来啊才体现出来。

许戈辉:我想请您从您的角度来谈一谈对台海局势的看法, 因为大陆和台湾原本就是同祖同根, 在同一个文化基础上, 现在却处在这么样一种紧张的局面之下, 您认为到底是为什么?

憶栖法师:还是沟通不够, 还是不肯互相往来, 如果能够密切的互相往来这问题也解决了。所以政通人和, “通”字才重要, 就像人的身体一样, 血脉的管道不通人就生病了, 如果我们的气脉常通, 这个人就健康了。台海的演变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现在的问题出了麻烦在哪里?台湾成为“中华民国”了, 他把大陆的领土不要了, 他放弃了。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把台湾放弃。现在解决是不是还要用枪杆子解决呢?剩下最后这个地方我们都不希望用这种方式, 那就用什么方式?和平解决。东西德和平解决了, 如果南北韩也能够和平解决, 台海两岸也能和平解决。绝对要承认我们是中国人, 这地方是中国地方, 这就是人民共和国提出“一个中国”的原则。

许戈辉:在您刚刚描述的人都是第一的理想状态, 和现实状态中似乎有一个很大的鸿沟, 比如说有限的资源和人们永远没有穷尽的欲望, 那我们怎么才能填平这个鸿沟呢?

憶栖法师:是教育问题, 教育特别是佛教教育, 它的目的是教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你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佛教讲你就叫“菩萨”。菩萨是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 玄奘大师当年说确有其意,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明白人”, 通情达理的人, 这个人就叫“菩萨”。今天人为什么迷在物欲里头呢?迷在权力里头呢?迷在地位上?他对世事真相完全不了解, 一味地追求财富, 人人都追求财富, 财富能追求得到吗?追求不到的, 你不懂这个道理。中国谚语常讲“你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 命里没有的, 你怎么求也求不来。”“命里无时莫强求”, 聪明智慧是果报, 法物实质、健康长寿是果报, 五味不食是因, 你只要拼命去修这三种因, 果报自然就成了。不用贪, 贪不到的啊, 用什么手段夺不来的啊。只是增加罪孽而已, 那可都是做错了。所以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就晓得怎么去做。在佛门里面具有代表性的……

→ 有关其他文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