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集 - 净土文集 -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 文章推荐
○ 正宗分-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圆瑛法师著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二  丙初正示无上因缘 二重劝 今初

《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解》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独)[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

(讲)此文初正释善根福德。声闻下别明得生不得生。菩提正道名善根者。菩提二字。通因彻果。因中发菩提心。而修持名念佛之正行。为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因者种义。为成菩提果之种子。种种助道。乃助成正道之法。如布施。持戒。禅定等诸度。名福德。即助缘。助成种子。生根发苗。开花结果。

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者。因但求己利。得少为足。不发菩提心。故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者。因修诸度。但求人天福乐。未了无为。未得无漏。故福德少。皆不得生净土。故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唯以下明得生所以。欲生彼国。须具信愿行。三种资粮。信愿执持名号。即是三资粮。信吾人心性不可思议。西方依正。种种庄严。不出吾人心外。由是立大誓愿。愿求生彼国土。发菩提心。执持名号。正修净业。兼修诸度。以万善庄严净土。是为多善根多福德。如是念佛。则一一声中。悉具多善根福德。无上大因缘也。即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何况一心不乱。其福善。岂可得而思议哉。

持名念佛。为善中善。故多善根。福中福。故多福德。此理人多不信。当为证释。

何为善中善。以发菩提心念佛。具足智度论五菩提心故。○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发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彼国。自度度人故。○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明了诸法。不外一心也。而持名。则了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无上菩提。谓坐大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圆证三不退。直至成佛故。是谓善中之善。为多善也。

何谓福中福。以弥陀名号。具足万德。而持名念佛。如莲池大师所云。举其名兮。兼众德以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则一心念佛。百行齐修。是谓福中之福。为多福也。

问。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多福德。有何圣教为证。答。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佛名者。一心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国。此二经即多善多福之明证也。

《解》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讲)承上多善多福之故。而使因果相契。感应道交者。以三资之因为能感。以九品之果为能应。文成印坏者。出涅槃经。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此以铜铸像。像文成。则蜡模印坏。以喻念佛行人。临终往生。则净土文成。娑婆印坏。在于一念。

弥陀众圣。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者。佛圣。乃众生心内之佛圣。故不来。此约真如门。而来亲垂接引。此约生灭门。真如随缘显现。○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者。行人心识之体。本来周遍法界。故不往。循不思议业。现不思议事。故而往。托质宝莲也。古德往生偈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我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以上总释无上因果。

《解》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讲)此别明能持所持。善男女为能持人。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乃至六趣。四生。但得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方能得闻。若无善根。佛名永不得闻。闻佛名。即使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阿弥陀佛。为所持佛名。此名具足万德。故曰是万德洪名。以名呼召佛德。罄无不尽。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何止光寿无量也。故即以执持弥陀名号。以为修行之正行。不必更涉及观想参究等行。但持一句洪名。至简至易。一教便会。一心受持。便得往生。至极直捷也。

《解》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

(讲)此别明闻慧。闻而信愿。乃肯立行。具足三资。方名闻慧。若不信不愿。正行无由而立。与不闻无异。虽佛号一历耳根。堪为道种。但成远因。不得名为闻慧也。

《解》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讲)此别明思慧。执持。则念念思忆佛之名号。净念相继。无有间断。故是思慧。然执持有事持理持。浅深不等。旁注可订久伪者。订为订正。久伪。指有人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等。不按教观。故为伪。今大师为之订正。

《解》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

(讲)此释事持。深信西方。实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未达心佛不二之理。是心作佛者。是事造之佛。是心是佛者。是理具之佛。理具事造。皆不出吾人一念不可思议心性之外。未明斯理。不达他佛全是自心。自心全是他佛。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但以信佛之故。决志愿求。生彼国土。执持名号。执受在怀。持守不失。念兹在兹。无有间断。喻如儿子忆念慈母。无时暂忘。此即思慧。但是事持。

《解》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讲)此释理持。理不离事。即由事持。而能达理。便是理持。了达所信西方阿弥陀佛。即是我心理具。即是我心事造。即以自心理具事造万德洪名。以为系心之境。以心缘境。以境系心。心境不相舍离。令不暂时或忘。悟明全境是心。全心即境。心境一如。能所不二。此亦思慧。即是理持。

《解》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讲)此别明修慧。先明七日克期。一日至七日者。乃克定期限。以办生死大事也。念佛三昧得成。即生死大事所作已办。何以故。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功成。不乱即正定也。七之为数。世间所重。故斋戒则定七日。持咒则定七遍。荐亲则定七七。今念佛亦定七日。以验根机之利钝。而分三昧之浅深。

利根一日即不乱者。根机灵利。天性敏捷。于克期取证中。才经一日念佛之功。即得一心不乱。非谓受持念佛法门第一日。乃谓平时或散或定。不得一心。于克期取证中。勇猛精进。一日念佛。三昧功成也。○钝根要经七日精进。方得不乱。中根或二日三日四五六日不定。此亦大略分之。

又利根者。志性坚固。平日工夫纯熟。于克期办事中。万缘放下。一念精专。能经七日。皆得一心不乱。安住三昧之中。○钝根者。于克期七日。仅得一日不乱。中根或能经六日五日四三二日。而能一心不乱。亦不一概。

以上乃据本经而言。其他诸部。克期念佛。长短不定。大本则定十日。文云。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昼夜不绝者。命终必生我刹。此文似指在家之众。若于克期之中。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日。亦得往生。○又鼓音王经。亦定十日。文云。若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得见彼阿弥陀佛。○大集经。定四十九日。文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现身即得往生。○又般舟三昧经。定九十日。文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又文殊般若经。亦定九旬。文云。九十日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此与般舟。克期虽同。行法全异。彼则半行半立。此则全坐也。

如上所引。皆以念佛功深。净业成就。然弥陀悲愿难量。即一日。或十念称名者。亦皆愿垂接引也。大本法藏愿云。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不断。必生我刹。○若世俗之人。俗务不能摆脱。未得处于空闲。专念彼佛。但每日早晚。端身西向。念十口气者。临终亦得往生。总而言之。念佛之法。但能一心。不论时之久暂。皆得往生。惟品位高下之分矣。

《解》一心亦二种。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讲)此别明修慧。念佛以一心不乱。方为极则。方是真修。一心不乱者。即纯一其心。专念弥陀。三昧现前。而不动乱。不起妄念。不落知解。然有事一心。理一心之别。故曰一心亦二种。

不论事持理持者。事持。如闻说念佛法门。可以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深信不疑。一心系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更无二念。即以一念。而除众念。由未达理。故曰事持。

理持。如闻说念佛法门。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深信不疑。一心持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极而空。了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双忘。心佛一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由达理故。是曰理持。

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者。念佛是圆顿修法。下事理二持。皆约圆教判。持名至圆五品位。伏见惑烦恼。至圆初信。除见惑烦恼。乃至二信至七信。思惑亦断。为见思先尽。此皆事一心也。○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者。由事持。持至圆初住位。破一品无明。藏心开显。藏心。乃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心。此心向为无明所覆。不得显现。今念佛功深。能破一品无明。藏心开显。即证一分三德。可以亲见本性法身佛。名理一心也。○事一心我执亡。不为见思所乱者。如念到事一心。则我执已亡。见思惑尽。故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法执尽。不为二边所乱者。若念到理一心。则法执已尽。无明亦破。双舍空有二边。全归中道。故不为二边所乱。此一心不乱。乃为修慧。

此中一心不乱。该括观经三种心。一至诚心。无伪无妄故。此一心不乱。惟精惟一。更无伪妄。即至诚心也。○二深心。具足善法故。此一心不乱。诸妄不起。万善同归。即深心也。○三回向发愿心。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此一心不乱。念念旋元自归真如实际。即回向真如。二回向佛道。此一心不乱。念念相应。念念佛。即回向佛道。三回向众生。此一心不乱。自性众生。悉皆得度。自行化他。即回向众生。合此三者。即回向发愿心也。

又即起信论之三心。一直心。正念真如故。此一心不乱。不落有念。不落无念。有无不著。全归中道。即直心正念真如也。○二深心。乐集诸善法故。此一心不乱。六度齐修。万行具足。即深心也。○三大悲心。广度诸众生故。此一心不乱。三昧成就。教化众生。即大悲心也。以上持名妙行。具足信愿行三资粮。闻思修三妙慧。是净土真因。下段临终见佛。接引往生。是念佛胜果。

《经》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解》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种极乐世界。

(讲)其人。即事理二持。一心不乱之人。临当寿命欲终之时。能感佛圣现前者。此乃以自力为能感之因。他力为能应之缘。因缘具足。感应道交也。

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自力也。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修诸功德。愿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此他力也。接引往生有二相。上文闻思修三慧。为无上因。此临终佛现。往生四土。为无上果。不为见思所乱。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事一心。则临命终时。自然不为见思烦恼所乱。正念昭彰。如入禅定。与变化身佛。及诸圣众。感应道交。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复起娑婆界中。欲有色有无色有。三界内我执颠倒。若但伏我执。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若我执已断。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

《解》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讲)不为二边所乱。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理一心。则临命终时。自然不为二边所乱。心佛一如。入三摩地。与受用身佛。及诸圣众。感应道交。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若无明分破。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若无明破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常寂光净土。

大凡人到临终。是为生死关头。死逆生顺。二习相交。一生所作善恶。俱时顿现。作善现善境界。作恶现恶境界。如念佛之人。则现西方胜境。及佛圣接引之境。身无痛苦。先从下身冷起。渐渐冷上。全身都冷。而顶门未冷。此即往生之验。往生之人。第八识从顶门而出。识离即冷。即得往生。不经中阴。不踰顷刻。一念之间。生极乐国。托质宝莲。自然化生。不由胞胎。不假乳养。得清虚之身。相好具足。纯丈夫相。随功行之浅深。分品位之高下。故有四土之分。

《解》当知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以念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欠。

(讲)此二段。乃结前正释。启后破疑。当知持名一法。但持一句佛号。何等简单。一教便会。何等容易。一心持去。即得往生。何等直捷。仍至顿至圆者。横出三界。顿超生死。一生同居。圆证三不退也。何以有此奇勋。以念念即佛故。不劳别作观想。不必更加参究。一念当下圆明。具足无量法门。即观想参究。亦不出一句名号中。无有盈余。亦无欠阙。此一句佛号。即是大总相法门也。

《解》上上根。不能踰其阃。下下根亦(得)[能]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可谓横该八教。竖彻五时。所以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讲)上上根。如文殊普贤。皆发愿求生极乐。二偈见前。不能踰其阃者。谓等觉菩萨。尚不能超越其范围。下下根。如鹦鹉八哥。学念弥陀。亦得往生。以臻其域。极乐称为莲域。

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者。所感应现之佛。有应化身。受用身之不同。所生土。有同居。方便。实报。寂光之不一。皆由能感三慧之力。有胜有劣故。感应道交。不妨不来而来。各见所见。不往而往。各生所生矣。

往往胜进。亦不一概者。此论蒙佛接引。往往有胜进接。如圆教接别教。别教接通教。不按位接者居多。亦不是一概如是也。

此持名念佛法门。圆满具足。可谓横该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八教。竖而论之。亦可彻于五时。所以如来彻底悲心。不待问而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解》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答。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

(讲)此下释疑。因前云。不劳观想。故假设疑问。而解释之。问。观经专明作观。此是佛说。今何谓不劳观想。答。以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殊胜之观法。非凡夫心力所能及。胜观者。即观彼佛报身之相。在池水上。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此相岂凡夫心力所能观想耶。

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之人。心粗念杂。仍不能观。故于第十六观。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人根浅薄。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执持名号。○观经下品往生章云。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当知下。称理之谈。末世人根虽钝。心体本来具足百界千如。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是唯心。是心作佛像。是心是佛像。是心作名字。是心是名字。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故观劣者。不劳胜观。持名者。亦不劳观想。其义一也。

《解》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天奇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诘问。一猛提醒。何止长夜复旦。

(讲)此因前云。不必参究。故假设疑问。而解释之。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诸祖。天奇本瑞禅师。毒峰本善禅师。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如来彻底悲心。何谓彻底悲心。佛以大悲愍念众生。教人念佛。要人悟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一切众生。不明斯旨。是为不契佛心。故诸祖在旁不甘心。以佛心如是大悲。念佛者昧而不觉。故天奇示众云。终日念佛。不知全体是佛。如不知。只看念佛者是谁。直下诘问。一猛提醒。曰念佛是谁。要人于言下。回光返照。亲见自性弥陀。

何止长夜复旦者。众生自从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即迷却本性。从迷入迷。在无明长夜中。而不觉悟。今为猛力提醒。豁然迷情顿破。心佛显现。是谓复旦。众生由本觉而不觉。今由不觉豁悟本觉。喻如昨日从旦入夜。今早从夜复旦。即性天明朗。佛日现前也。

《解》我(等)[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苦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讲)释迦彻底悲心。要我念佛。我等犹不肯死心念佛。求生净土。苦苦的去看念佛是谁。一句话头。犹如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爷娘喻自心。能念所念。一一唯心。不了心作心是。反将念佛是谁。一句话头。苦苦参究。自问自己是谁。何异以敲门瓦子。打亲生爷娘也。参究之人。原欲善顺诸祖。因不达祖意。反成恶逆。违背祖师一猛提醒之意。非善顺也。

《解》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曰噫。正(是)[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然)[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

(讲)此兼破不肯死心。更进而问曰。前此所说。乃在能肯死心念佛之人则可。如未肯者。何得与释迦彻底悲心相应。曰噫。谓我所说者。非为肯心者说。正唯对未肯者。要你发起肯心念佛。与释迦悲心相应也。汝等正信未开者。即唯心之正信尚未开发。我法二执坚固。喻如生牛皮。不柔软。不可屈折也。当知有目者。喻正信已开之人。深信即佛即心。即心即佛。自肯死心念佛。不必更加参究。故曰固无日下燃灯之理。

而无目者。喻正信未开之人。正好死心念佛。自得心开。何必苦苦参究。于心中更去觅心。故曰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火也。

《解》大势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讲)此引证不必参究。楞严经。大势至法王子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二语。乃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谁敢有触之者。若有触者。那有不被烧之理。

《解》问。临终佛现。宁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见佛。已是相应。况临终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讲)修心人。指参禅之士。平时不作佛观。而佛忽现。定属魔事。如楞严所云。“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又永明大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魔之恼乱行人。种种不一。皆投行人之所好。多现佛身。与菩萨身。而为说法。引入魔网。此非本所期望。忽见佛现。故名魔事。禅宗有防魔语曰。“魔来也斩。佛来也斩。”而念佛见佛。是本所期。是为相应。不为魔事。况临命终时。此时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解》问。七日不乱。平时耶。临终耶。答。平时也。问七日不乱之后。复起惑造业。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讲)此料简七日一心。第一问答可知。第二答中。果得一心不乱者。更无起惑造业之事者。果得事一心不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云。“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而一其心。”不为内惑外境之所杂乱。故曰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解》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答。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时。

(讲)此料简十念一念。大本。即大本无量寿经。宝王。即念佛三昧宝王论。晨朝十念。即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以水嗽口。焚香西向。合掌念十口气。一口气尽。为一念。此接引事务忙碌。日间无暇念佛之人。能早晚终身十念。亦得往生。○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俱属临终时。看破一切。放下万缘。以最猛利之心。念佛十口气。亦得带业往生。○而一念。但约临终者。生平不信佛。不念佛。至临欲命终。业报现前。得遇善知识。开导念佛法门。善根发现。信心称名。虽只一念。当此生死关头。念力坚固。亦得往生。

《解》问。十念一念并得(往)生。何须七日。答。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从)[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讲)此段文虽明显。事极切要。每见世人。以为念佛不必早念。且待年老再念。并不思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半是少年人。”又闻说临终念佛。十念一念。并得往生。遂不肯平时念佛。欲待临终时。再发心念。此是很错误的。故蕅公云。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到临终时。百苦交煎。就是要十念一念。都不容易。定要平时念佛工夫纯熟。临终方能提起正念。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者。谓五逆十恶之人。临终而能十念一念者。皆是夙世善根之因成熟。故能感善缘。临终时遇善友。开示念佛法门。闻便信愿。发心持名。虽十念一念。其行不多。而当时心力猛利。惟佛是念。惟佛是求。故得仗佛愿力。慈力。接引往生。此事一万人中。难逢一人。岂可待临终方念。而存侥幸之心哉。净土或问一书。诃斥此事最详。人人不可不读此书。

《解》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

(讲)此疑遥远即到。问。西方去此娑婆世界。相隔十万亿佛土。何得即生。答。以十万亿土。虽隔甚远。实在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太虚尚在心中。况十万亿土乎。故曰。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往生自心之净土。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何难即生。

《解》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

(讲)此以喻显法。法中心性包括太虚。此理难知。借喻显之。以镜喻心。以数十层山水楼阁喻十万亿土。一照俱了。实无远近。一见俱周。亦无先后。同在一时。故往生者。如一念顷生极乐国。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来去宛然。来去无性。如镜中之境。显现宛然。显现无性也。

《解》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

(讲)此以法合喻。西方依报。极乐世界。与弥陀说法。正报之佛生。亦如镜中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层数无性。一照俱了。见无先后。弥陀圣众现前。众生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亦如镜中来去宛然。来去无性。一念俱了。见无先后也。

《解》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讲)此总结唯心。当知二字。要即事以明理。此经字字行行。皆心性之灵文。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皆心性之异名。心性具足一切法界。名海印三昧。即万众森罗海印含。此理具也。心性圆现一切依正。名大圆镜智。即圆光普照。无法不现。此事造也。

《解》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讲)此疑二行差别。问持名判行行者。因前文判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故此问曰。持名既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者。三资唯是一心也。既是一心。故非有先后。亦非定三也。○盖下明非定三之理。无有愿行。不名真信。无有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举一即三。全三是一。念一声佛号。圆具信愿行。声声悉皆圆具。正助皆不出一心。二行亦不出一心。所以名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

《解》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之谓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讲)此引经作证。观经称佛名故。于念念中。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声声圆具信愿行。福善既多。所以灭罪亦多。末二句反言者。福善不多。安能灭罪如此之大。

《解》问。临终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闇]消。称(佛)[洪]名。万罪灭。

(讲)此疑临终猛切念佛。能除多罪。平日至心念佛。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消者。此以喻明。谓众生将心造罪时。依惑起业。无明惑起。智慧日落。则全明成暗。今觉悟念佛。如日一出。群暗自消。智慧之日既现。愚痴惑业自灭。故曰称佛名万罪灭也。

《解》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

(讲)此疑散心称名。能否除罪。答。佛之名号。具足万德。不可思议。岂有不除罪之理。但不一定往生净土。下二句明不往生之故。以悠悠散善。散心称名为悠悠散善。力不充分。所以难敌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积众罪也。

《解》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

(讲)此引证。当知是叮咛告诫。应当知识。积罪假使是有体相者。则尽虚空界。皆不能容受。虽然于百年中。昼夜称念弥陀十万声。一一声皆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其所已灭罪。不过如爪上土。未灭之罪。如大地之土。其相去几何。

《解》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三军能制耳。

(讲)此专重一心不乱。唯有念佛。念到事理二种一心不乱。则有殊胜力用。必得往生。譬如健人。指勇健之将被围。以有勇健之力。可以突破重围。挺身而出。非复三军之力所能制耳。三军。喻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也。

《解》然称名便为成佛种子。如金刚终不可坏。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圣众皆谓无善根。佛言。此人无量劫前为虎逼。失声称南无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慧)[道]眼所知也。由此观之。法华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者)。皆已成佛。岂不信(欤)[哉]。

(讲)此喻证。念佛便为成佛种子。永劫不坏。如金刚之坚固。终不可坏。引佛世一老人为证。失声念佛一声。当为得度之因。况专心念。一心不乱念耶。又引法华经。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皆已成佛。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岂有不信哉。

《解》伏愿缁素智愚。于此简易直捷。无上圆顿法门。勿视为难。而辄生退诿。勿视为易。而漫不策勤。勿视为浅。而妄致藐轻。勿视为深。而弗敢承任。

(讲)此诫劝也。伏愿缁素智愚者。缁指出家人。著染衣曰缁。素指在家人。看白衣为素。无论上智下愚。于此至简易。至直捷之无上圆顿法门。勿视为圆顿难修。而辄生退却推诿。勿视为直捷易行。而漫不策励精勤。勿视为简易浅近。而妄致藐视轻慢。勿视为无上高深。而不敢承当担任。此句明第一义谛。即心即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之理。

《解》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讲)此文明三要。所念之佛。即境要。以一句佛号为系心之境。不可思议者。以佛即是心故。能念之心。即心要。心为诸法之本也。不可思议者。以心即是佛故。能所不二。心佛一如。即法门要。声声皆不可思议。声声相续。念念相应。即如优昙钵罗华。时时出现。以喻佛身出现也。此解解此三要。要者。妙也。妙则不可思议。心境法门。三皆不可思议。此解亦不可思议也。初正示无上因缘竟。

丙二重劝

《经》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解》我见者。佛眼所见。究尽明了也。是利者。横出五浊。圆净四土。直至不退位[尽]。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讲)此约圆理释。我乃释迦自称。佛证八自在我。故亦称我。佛具足五眼。此见即佛眼所见。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功用颂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照差别之异相。一一体同平等相。佛眼所见。全事即理。法法唯心。曰究尽诸法实相。明了不昧也。是利。即念佛可以横出娑婆五浊。圆净极乐四土。乃至三种不退位尽。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解》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讲)此约实事释。是利。乃约临命终时。此即一生念佛。修因结果之时。仗自己念力。仗弥陀愿力。心不颠倒。此即是大利。由不颠倒。即得往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即得。乃不待移时。于弹指顷。横超三界。神归安养矣。盖秽土。依自力。到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谓之生死关头。最难作主。宗镜录。此位名乱心位。第六意识不行。八识中习气乱发。故最难得力也。

若念佛之人。兼修福慧。及有净愿。临终自然。心不颠倒。故余归心净土。自号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以上二求。助成净土之求。高登上品。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欲度生死难关。但修净业。自得其利。

《解》无论顽修狂慧。么罗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傥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

(讲)此为蕅公婆心苦口。闻者当知猛省。顽修者。谓盲修瞎练。但知用功。不谙修法。不明正理之人。狂慧者。谓天资聪敏。虽有狂解。不事进修。而无实行之人。此二种人。到生死关头。不能得力。全然无用。谓之么罗无功。此二种人。一则著事不达理。一则执理而废事。姑置勿论矣。下则进一步而论修禅之士。

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者。上句谓非顽修者。乃参禅悟理之人。不独浅悟。而悟门又复深远。下句谓非狂慧者。乃解行相应之人。操修履践。深潜确实。如此二种之人。应当临终有大把握。可以了脱生死。倘有一分一毫习气种子未除干净。未免还要随强偏坠。即随那种力强。而偏招坠落。况顽修狂慧者。此皆但凭自力修行之危险也。昔日草堂青禅师。有解有行。受曾姓妇人四事供养。心生感激。乃言。老僧与夫人作子。一日。见宰相告老还乡。非常荣耀。忽起一念羡慕之心。未久示寂。曾姓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脱矣。年少聪敏。早登科第。以前世之禅功。换一生之富贵。后入阁为宰相。即曾鲁公也。

又。唐朝惠林寺。圆泽和尚与李源交善。源以不仕。常居寺中。一日。与泽相约。同朝峨嵋山。源欲取道荆州。泽欲由斜谷。须过京师。源以久绝人事。不欲入京。泽遂从之。一日。舟行南浦。见一妇人汲水。泽望而泣曰。不欲由此为是耳。源惊问其故。泽曰。妇人孕三年。吾迟为之子。不逢则已。今既见之。无可逃者。三日愿公临。以一笑为信。后十三年。于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源心悲哀。泽具浴。至晚而寂。过三日。源往亲之。儿果对源一笑。即以故语其家。葬讫。源还返寺中。后十三年。自洛赴杭。以应其约。于葛洪井畔。闻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曰。泽公健否。答曰。李君真信士也。然世缘未尽。且勿相近。唯勤修不惰。乃复相见。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隐不见。源返惠林。

青禅师。宗门巨匠。圆泽具宿命通。尚于生死关打不透。况复其余。望学道之士。及早持名。求得事理一心不乱。并仗佛力往生。勿徒恃自力而已。

《解》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忽)[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

(讲)永明延寿智觉大师。为净土宗第六代祖。故称祖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蹉路者。错路也。又失路也。阴境有二释。一五阴魔境。于禅定时。彼等诸魔。佥来恼乱。若不辨识其为魔。一瞥眼即随之而去。○一为中阴。临命终时。前阴已尽。中阴现前。自力不胜。又无佛力。难免随境而去。是为可惧。岂不寒心。

《解》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这)[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讲)初果。即须陀洹果。此云预流果。已破见惑。初预圣人之流。天上人间。尚须七番受生。昧于出胎者。一出胎。对前生之事。皆迷昧不知也。菩萨亦有隔阴之昏。前阴已灭。经中阴身投胎。后阴出世。对前生事。亦复昏昧。这里岂容勉强作主宰。而侥幸颟顸也。

世有修行不精进之人。自谓今生修不圆满。来生再修。总有一生。可以修得圆满。他不知有隔阴之昏。一转生。便不记得前生所修未满。并不思修行。不能继续。前功尽废。岂不可惜哉。

《解》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

(讲)修行。唯有念佛。最为稳当。有信愿持名。自己净业之力。更仗他弥陀愿力。佛以慈悲愿力。接引念佛众生。往生彼国。故一生所用之功。定不至唐捐。到临终时。弥陀圣众现前。安慰引导。故得心无颠倒。自在往生也。

《解》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

(讲)此明佛意。我佛见一切众生。临终时倒乱之苦。特说此文。保任此事。果能念佛。一心不乱。临终必感佛现。所以殷勤恳切。再劝发愿。求生彼国。以愿之为力至大。以能导行故也。

《解》问。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为胜。何也。

(讲)此问答。乃破我法二种执情。问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之力为胜。必仗他力者。何也。

《解》答。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则是)[却成]我见颠倒。

(讲)答。此念佛是圆顿法门。同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之旨。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佛心内众生。生心佛心。本来一体。修此法门者。贵在悟理。方成理一心不乱。故曰全在了他即自。了知他佛。即是自心之佛。若讳言。讳者忌讳。人子于亲终之日。讳不敢言。若忌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未能了他即自故。若必言自佛。乃偏重自佛。则是我见坚固。颠倒莫甚。我见未除。何况法执。若明即佛即心之理。则自他见泯。我法双忘矣。

《解》又悉檀四益。后三益。事不孤起。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讲)悉檀四益者。一世界悉檀。欢喜益。二为人悉檀。生善益。三对治悉檀。破恶益。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后三益。事不孤起。起必有由。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者。谓释迦未说西方依正庄严。不能深发庆幸信仰之心。则欣厌二者之愿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耶。庆。即庆闻佛说。庆遇良缘。得欢喜益。欣。即欣慕极乐。欣修净业。得生善益。厌。即厌离娑婆。厌弃五浊。得破恶益。悟。即悟唯心净土。悟自性弥陀。得入理益。倘无第一悉檀。二三尚不可得。何况能得第四耶。

唯即事持达理持者。先由事持。以能念心。念所念佛。此属有念。再由有念。而至无念。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此属无念。若住无念。此亦非是。古德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透过有无两关。无念而念。念即无念。所谓“恰恰念佛时。恰恰无佛念。无佛恰恰念。常念恰恰无。”此乃即事持而达理持。所以得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之佛分明显现。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自性之中本有慧身。不由他悟。此即同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得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也。

《解》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我见是利。故说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岂敢违抗。不善顺入也哉。二正宗分竟。]

(讲)持名念佛一法。为无上圆顿法门。故以深妙称之。但持一句佛号。蓦直念去。不假分别。不落思量。直心直行。故得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而此无上圆顿深妙法门。唯有大根器人。如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方能直下承当。彻底担荷得去。

马鸣。东天竺婆罗门。因中五百世为马王。生时群马皆鸣。故号马鸣。为马说法。马皆流泪。七日不食。出家后。得法于富那夜奢尊者。传佛心印为十二祖。造大乘起信论。发起大乘正信。文云。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龙树。南天竺梵志。因中为树神。树中常有五百龙听法。后遇迦毗摩罗尊者。授以心印。楞伽经云。有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智者。讳智顗。字德安。俗姓陈氏。颍川人也。母徐氏。梦五彩香烟萦怀。欲拂去之。闻人语曰。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既诞。夜现神光。栋宇焕然。兼辉邻室。眼有重瞳。七岁至伽蓝。诸僧口授普门。一遍即得成诵。后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出家。得法于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一见谓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一日。诵法华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身心豁然。得入法华三昧。后住天台山。判释东流一代时教。分为五时八教。创立三止三观。为天台宗。后奉诏入京。行至石城有疾。右胁西向。称念弥陀观音而寂。足证大师。亦归心净土矣。

永明。名延寿。号冲元。俗姓王。钱文穆王时。为杭州税司。好放生。用亏库银。判处死刑。临斩面不改色。怡然曰。以吾一命。已救无量生命。死何恨焉。刽子一刀斩下。刀成三段。王颈无伤。监斩官奇之。具奏获赦。官复原职。王力辞。发心出家。参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后闻净土法门。横超三界。疾出生死。乃书禅净二阄。于佛前恳祷。拈取决定之。连拈三次。皆是净土。乃决志念佛。以万善庄严净土。日课一百八事。十万弥陀。住持杭之西湖净慈寺。夜间别峰行道念佛。后蒙观音菩萨。授灌顶水。福慧日增。著宗镜录。及阐扬净土诸书。清雍正帝阅其书。称扬赞叹。超过历代诸大善知识之上。年七十二岁。焚香别众。坐脱西归。有僧病中入冥。见阎王礼一僧像。问其部属曰。王礼是谁之像。告曰。永明大师。往生西方上上品。王重其德。故敬礼耳。三正示行者执名号以立行竟。三分中。第二正宗分竟。

→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正释经解-流通分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