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集 - 经律论集 - 百法明门论讲义 - 心不相应行法   │ 文章推荐
○ 8. 名身(名显用)9.句身(句显法)10.文身(字显体)

  净莲法师著述

  接下来,如果依“言说”分位差别假立,就会有名身、句身、文身等等的名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名称跟言说,就是语言跟文字,所以要说明整个宇宙的现象,你必须要沟通,就需要有语言文字来互相沟通,或者是来说明描述一些什么事情,所以就一定要有名身、句身、跟文身。

  名,就是名词;句,是句子;文,是文字、或者是文章。身,是什么意思呢?身就是聚集的意思。很多名词聚集在一起,我们就称为名身,所以它是聚集的意思;句子聚集在一起,就叫做句身,所以身是聚集的意思。

  只有单名,我们叫做名,名就是名词,它是用在哪里呢?它就用在解释一切法的自性,所以我们给它种种的名词,我们一听到那个名词,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所以那个名词,就是说明那个法它的自性。我们说胡姬花,白色的胡姬花,我们马上就知道你在讲什么,这个就是名词;或者是花,或者是叶,花、叶,我们马上就知道花、叶,它到表什么意思,花跟叶子。如果是两个名词以上,就叫做名身,譬如说:红花、绿叶,两个名词。如果三个名词以上,就叫做多名身,譬如说:香红花、嫩绿叶,它就是在说明诸法的自性。

  句子,是用来诠释诸法的差别。我们要说明每一法跟每一法它之间的差别,所以必须要用到句子。只有单句的,我们就叫做句,譬如说:清风、明月。两个句子的,我们就叫做句身。刚才讲身是聚集的意思,叫做句身,就譬如说:微微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如果是三个句子以上,我们就叫做多名(句)身,空中吹来微微的清风,天上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就是做文章,就开始用很多的句子来做文章。

  所以,第三个“文”,由文字就可以构成前面所说的名词跟句子,所以说“文字”是名词和句子的所依。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这个文章是怎么构成的?就是前面讲的名词还有句子,就构成文章,对不对?所以文章,就是名词跟句子的所依的意思,就是这样子,名词加句子,就等于文章。所以名词和句子是由文字所组成的。

  如果是不带任何意义的字,我们就称它文字,譬如说:字母或者是音韵之类的,因为它只有文字,但是不能够诠释任何的义理,譬如说:A、B、C、D,没有办法解释它是什么涵义,没有任何的涵义在里面,不带任何意义的字,我们就称为文字;如果是由名词所写成的文字,我们就称为文章,像四书、五经,所有的佛经,就是文章,这些是带有名词解释的文章,它能够包含所要诠释的义理,这个时候才能够叫文章,就是知道它要说明什么样的内容,包含哪一些涵义,都能够说清楚的,这个就叫做文章。所以看了一篇文章,你就知道它要说什么、它要表达什么,它是可以被描述出来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二十四不相应行法的第八个“名身”、第九个“句身”、第十个“文身”,它是由色法分位假立的名称。

  这三个都是由色法分位假立的名称,这怎么说呢?因为它是依色尘、声尘、还有法尘分位假立的名称。

  如果是语言中所有的名、句、文,就是依声尘所假立的名称。我们昨天说色法—五根六尘,有没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现在有声尘,因为我们现在说话不是要用很多的名词跟句子吗?或者是文章吗?这个时候,因为是用音声,就是属于声尘,所以声尘是属于色法,所以在言语当中,所有的名、句、文,就是依声尘所假立的名称,所以它是依色法来的。

  如果是把它写下来,书籍当中所有的名、句、文,就是依色尘,文字属于色尘,书籍把它写出来的,这所有的名、句、文,它是依色尘所假立的名称,这个时候就是色尘。

  如果是你心里面想,你心里面在犯嘀咕,在胡思乱想,也都是可以把它用名、句、文把它描写出来,或者是把它述说出来、表达出来的,所以你心里面想的它是属于什么?法尘,对不对?我们昨天说法尘,如果你打的妄想就是属于法尘境界,第六意识所缘的境界是法尘,所以如果是心想中所有的名、句、文,就是依法尘所假立的名称。

  不管是色尘、声尘、还是法尘,它都属于色法,所以我们就说这三个都是依色法分位假立的名称。

  一般我们对这个色尘起执着,我们就说他着名字相,有没有?名字相;如果说他对音声,这个声尘执着,我们就说他着了言语相;对这个法尘起了执着,我们就说他着心缘相,有没有?所以这个观念很重要,修行人如果明白名、句、文都不可得的话,我们就能够离名字相、离言语相、离心缘相,这个很重要,这三个离了之后,就什么会现前?我们自性就会现前!我们现在就是都没有离开这三相,所以自性没有办法现前,因为我们会着在语言文字上,哪个人讲你怎样,你马上就……,赞叹你,你就很欢喜,毁谤你,你就很生气,所以就着这个言语相;学佛就是着在那个名相上,那个就是着名字相啊;然后着心缘相更不要说了,就是我们念念都是非常的执着的。

  所以,什么时候能够离名字相、言语相、心缘相,很快就开悟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个百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的内容,就要一一把它破除,破除对它们的执着,现在我们明白它是不可得的,它是无自性的,它只是色法的假立,是生灭无常、无我的,你自然就能够远离,不再执取这三种相。见性之后,不得了了,一切的文字都能够转成文字般若,所以开悟、明心见性的人,他以前不善说,现在都很善说,为什么?他全部把文字转成般若了,以前看不懂的,现在都看得懂了,经书不管哪一本拿起来他都懂了,然后他也能讲,以前不会讲,现在都很会讲,为什么?因为所有的文字都转成文字般若,他不但不会着在这个相上,而且还能够很善巧的运用,所以我们对这样的认知也是很重要的。

→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11. 生(成)12. 住(住)13. 老(坏)14. 无常(空)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