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摘 - 华严经文摘 - 正文  │ 文章推荐
○ 无尽的“爱”

出自《华严经讲记》

世间所有一切宗教圣贤教化众生,教什么?给诸位说只有一个字,“爱”字!人可怜,不知道自爱,你看看佛家讲的,佛教什么?“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爱,佛法里头不叫爱,叫慈悲。这个意思一定要懂,慈悲是理智的,一般人讲爱是感情的,所以慈悲就是爱,理智的爱,不是感情的爱。感情的爱会变化,爱会变成恨,那是感情。理智的爱,就是从真性里面流出的爱心,永恒不变。对于冤家,对于仇敌,对于杀害自己的人,自己这个爱心永恒不变,绝对不会有一丝毫怨恨心,这了不起,这是什么原因?自性,性德。性德怎么会变化!不变是真的,会变是假的,所以佛法里面称慈悲,不称爱,那个爱变化太大,靠不住。男女结婚的时候相爱,过个几年之后要闹离婚,假的,所以他是感情的,他不是称性,称性永恒不变。他自己什么时候产生变化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见性,见性就永恒不变。这是佛法讲的,大慈大悲。

儒家讲仁爱,仁是推己及人,我希望别人怎么样待我,我应当要怎样待人。所以仁是二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想到别人就要想到自己,这种爱叫仁爱。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应该怎么对人;我希望别人不用恶的态度对我,我就不能用不善,恶的行为对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基督教,天主教,《圣经》里面讲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古兰经》里面,真主爱世人,真主确实是仁慈的,这个句子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们从许多宗教,世间圣贤教诲里面归纳这个字,没有一个人不说仁慈博爱。

所以圣贤的教育、宗教的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仁慈博爱的教育,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每个宗教都讲伦理、都讲道德。我们学习圣贤教育,学习宗教教育,头一个就学什么?学爱。尤其是佛法,佛法第一个你要爱自己,自爱,然后你才能爱人,不爱自己而能爱别人,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性也是如此,你看蕅益大师讲信愿行,第一个是信自己,不信自己信别人,这个不是真的,不是真信。一切从自己开始,从自己内心里面做功夫,把你自性里面第一德,就是爱心,这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不是从外头学来的。佛菩萨讲经说法教导你,给你做增上缘,目的是把你性德里面那个真爱引发出来,这个东西不是向人学的。自性里头这个爱心是无尽的。慈悲遍法界,爱敬满娑婆,这是性德,这个人就是法身菩萨,这个人就是诸佛如来。

诸位想想,爱人怎么会害人?爱物怎么会伤害物?爱事你怎么会破坏事?所以凡是伤害破坏这种种不善的行为,不爱,那个爱变成恨,变成瞋恚,愚痴。只有愚痴、瞋恚、贪而无厌三毒烦恼,才会变现出种种不善。从这个地方,我们也有能力辨别什么叫真假?什么叫善恶?什么叫是非。与贪瞋痴、与不善相应的,这是假的,这是邪,这是非。与性德相应的、与慈悲相应的、与爱敬相应的,这是真,这是实,这是真理。这真的走佛道,虚伪的走地狱道,这两个阶段你往哪里走,你自己要清楚,自己要明了,真正自爱的人走佛道,走菩萨道。

一爱一切爱,走圣贤之道。你爱自己,你爱父母,你爱家庭,为什么?你走圣贤之路,学圣人,学贤人,成圣人,成贤人,你的家里头光荣、荣耀,你父母欢喜。如果你走的是邪道,你行的是不善,你造作的是恶业,别人看到你父母,背后都指责,他怎么会养出那么个儿子?你父母心里多难过,你怎么能对得起父母?你在学校念书,人家说这个当老师的怎么会教出这种学生?老师因你而受批评,而受侮辱,你对不起老师,你对不起你学校。所以孝敬是德行的根本,孝亲尊师,一个人能够成人,能够顶天立地,是父母跟老师教出来的。你的成就,父母老师有光彩。你要是走邪道,你的父母老师因你而受耻辱。所以说你将来堕地狱,为什么堕的?判罪就从这里判的。你个人的事情不大,你的影响太大了。《了凡四训》里头就讲这个道理。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183卷)【或名无尽。】

→ 有关其它文章
· 我们要会学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