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摘 - 十善业道经文摘 - 正文  │ 文章推荐
○ 不贪而行布施的果报

摘自《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

这是十善意三善的头一条:不贪。‘离贪求心’,贪求是一切众生的根本烦恼,三毒里面最严重的。瞋恚,贪不到才瞋恚;要贪,一切都能贪得,他怎么会瞋恚?所以归根结柢就是这一个字。佛教菩萨第一条是布施;布施度悭贪。布施能舍,能把烦恼的根断掉,这个根断不掉,永远不能入佛门,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都要清楚。所以我们想契入佛陀的境界,悭贪不能不舍。悭贪的范围非常广,学佛了,世间法舍掉了,贪佛法;贪心没有舍,换个对象而已。能不能入佛门?还是不能入佛门;佛是教我们舍悭贪的心,不是教我们换对象。贪图佛法,果报还是福报,三界有漏福报。“漏”是什么?烦恼是漏,你烦恼不断就是有漏的。佛法是善法,所以他得福,能成就你的福德,与功德毫不相干。功德是舍贪瞋痴才叫功德;舍贪瞋痴,你所修的一切善法叫真实功德,贪瞋痴不舍不行。

我们仔细观察别人,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自己看自己的毛病很难发现,纵然发现也不能够微密观察,粗心大意;微密观照不容易做到。会修行的人没有别的,他就是能够看到别人立刻就照见自己,这种人进步就快,成就也就大。愚痴的人只看别人的毛病,不知道自己的毛病,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起心动念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重要,别人的利益那是第二、第三、第四。觉悟的人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决不想自己的利益,这是菩萨,这个才能够入得了门。贪求的范围太广太广,总而言之起心动念这个念头有为自己,这里头就有贪求。所以贪求涵盖了一切的恶业,它是一切恶业的根本,根源在此地。

佛在此地头一个教我们离,离开。没有贪求心而行布施,这是诸佛菩萨做的;一丝毫贪求心都没有,念念为众生,决定不是为自己。有一丝毫贪求的心,跟诸位说,决定不生智慧,烦恼断掉才生智慧;有贪求心,学得再多,佛家讲“世智辩聪”,这个不生智慧。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清净心里面决定没有贪瞋痴慢,我们求智慧的人要懂,我们不舍,清净心决定得不到。没有清净心,你就没有平等心,也没有慈悲心,佛家讲的这些名词、好听的名词,你可以挂在口头上,你的境界决定是凡夫境界,你决定不能够契入。换句话说,你帮助别人有限,为什么?帮助自己都帮不了,念佛都不能往生。

为什么念佛都不能往生?“三辈往生品”里面你们大家看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没有发菩提心。菩提心里面没有贪瞋痴,有一丝毫贪瞋痴的念头就不是菩提心,你还是轮回心,你还是凡夫心。轮回心就造轮回业,轮回心修积一切善法,三界六道里面享福,得福报,那真的是上则为天王,下则是人间豪贵,你只能得这个福报。可是我们在佛法熏修这么久,深深的明了这个事实真相,三界纵然做到摩醯首罗天王,依旧不能超越轮回;换句话说,这不是究竟办法。佛法之殊胜就是究竟圆满,但是佛陀只能够教导我们,没有办法代我们修行,佛陀加被众生、保佑众生,就是在教学。……

人为什么能成圣成贤、作英雄豪杰?没有别的,知道改过而已。改过从根本上改,就是从贪求心上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贪求。你要做到这个样子,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就圆满得到。奇怪了,圆圆满满得到了,为什么?你的妄心尽了,真心圆满现前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真心所现,世出世间一切法哪一法你不通达?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你想贪,你永远贪不到的,你所得到的很有限;你把贪一放下,什么都得到了。“舍得”这个名词是佛教的,舍就得了,你舍多少就得多少,你不肯舍就一无所得。你能把虚空法界统统舍掉,虚空法界圆满得到了。他何以能成法身大士,何以能证圆满佛果?没有别的,舍得而已。佛的话讲得很简单、很明显、很清楚,真正是简要详明,问题就是我们听了会不会?有没有懂这个意思?

前面两句是总说,‘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下面这四句是别报,专讲不贪而行布施。‘一切所有,悉以慧舍’,“舍”就是放下,真实智慧。为什么世间人不肯放下?没有智慧。依旧是自私自利,所以他不能放下。真实智慧是从清净心得的,智慧开了,世出世间法一切圆满通达。……

底下说‘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信与解都是对佛法;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诸大菩萨所说的,他有坚固的信心,他明白理解。“大威力”就是如来果地上十八不共法、四无所畏,他虽然不是佛果地上这个境界,他是菩萨,菩萨也有十八不共法跟四无所畏,不过没有如来果地上那么圆满。就像月亮的光一样,如来的光是满月,菩萨的光从初二、初三到十四,真实的光明,那个不是假的,是自性般若智慧现前,是真正的大威力,可以自度,自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可以度他,有能力教化一切众生。

古时候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持律法师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人,距离我们现在还不到一个世纪,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我们能不能相信?这在佛法里面叫做证转,他来给我们做证明。我们在今天最重要的是要能舍,舍十恶业,放下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慢,统统要放下。这是舍,你舍十恶就得十善。十善用在菩萨道里面,你是真实的菩萨,你不是假的,你所修学的都是坚固圆满的德行,这是我们要认真努力修学的。

→ 有关其它文章
· 不瞋而行布施的果报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