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摘 - 十善业道经文摘 - 正文  │ 文章推荐
○ 观法无我-四念处

摘自《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

四念处有四条,前面三条已经介绍过了,今天我们继续讲最后一条:“观法无我”。念处四条都是智慧,智慧的观察,也就是现代哲学所讲的人生观、宇宙观,这四条前面三条是属于人生观,最后这一条“观法无我”是属于宇宙观。这个观法是正确的,确确实实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与《心经》上所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一个意思。如果说我们怎样像菩萨一样照见五蕴皆空,四念处就是最好的下手方便,你从这个地方去观察,你观身、你观受,受是我们现前一切的享受、感受;你观心,这个心就是念头,起心动念;最后教你观法,法是一切诸法。前面三条属于人生观,末后一条教我们看宇宙之间万事万法。你看清楚了、看明白了,你的思想见解与诸佛菩萨等同,跟他平等、跟他一样,然后你才能够体会到诸佛菩萨在十法界游戏神通,我们在六道里面是受业报,造善业受福报,造诸恶业就受苦报。

六道众生是业报身,自己没有办法作主宰。而业报里面又非常复杂,我们冷静去思惟就能想到,哪一个众生这一生当中都是造善业,没有造恶业?不可能的,一个也找不到。同样道理,你找一个众生一生都造恶业,没有做一点善业,那也找不到。所以六道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善恶混杂,那就看是善多还是恶多。善多恶少,你能够享人天福报,虽然享福,依旧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还有不如意事?是善里面夹杂着恶报在里头。造作恶业里面,也有善业,即使是堕在地狱众生,地狱怎么堕的?现行里面造作五逆十恶,这个堕地狱。可是地狱众生也造作一些善业,或者是前一生造的,或者是多生多劫之前造的,所以佛菩萨示现在地狱也能够帮助他们。……

这四种正观,是正确的观察,丝毫没有错误。前面讲观心无常,就是《金刚经》上“三心不可得”;“观法无我”就是万法皆空,《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经文我们念得很熟,我们也记得很清楚,但是不能用在现前,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迷惑了,不知道这些相是幻相,了不可得。诸法缘生,缘生无性,没有自性。这一切法的现象,它的真相就是缘聚缘散。缘聚,现这个现象出来;缘散,这现象就消失。你真正看清楚了,缘聚,诸法不生;缘消失了,诸法不灭。它没有生哪有灭?有生才有灭,无生哪来的灭?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如果你真正通达,你的心里头就清净,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会再把它放在心上,一切放下了。

一切放下,身心现在人讲轻松,我们佛法里面讲得大自在,你就入境界,得大自在是自受用,是你自己的享受,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我们今天做不到,什么原因做不到?这些东西常常念,没有深入去体会,没有契入境界。清凉在《华严》里面,给我们判的四科:信、解、行、证,我们今天止于信解,没有行证,所以得不到真实受用,一定要真正行。什么行?改变我们的观念,观念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就改变,言语行为都改变。改变之后是个什么样子?那就是佛家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大彻大悟之后,入佛的境界,《法华经》里面讲的“入佛知见”,入佛知见之后,表现出来的样子。在十法界里,无论他现什么样的身分,表现的样子决定是大慈大悲。他示现在世间做什么?决定是大开方便之门,帮助一切还没有觉悟的众生去觉悟。我们今天没有法子契入境界,就是不知道三心不可得,不知道万法皆空,四念处讲“观法无我”,“无我”就是空。

“我”这一个字的定义,佛法里面说得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主宰”的意思,一切诸法没有主宰,自己做不了主,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自己做不了主;自己要作主,那年年十八多好,它为什么要老?为什么要病?自己做不了主。第二个是“自在”的意思,一切诸法,自己不能作主,自己得不到自在,自在就是我们今天讲自由,他不自由,他受种种条件限制。任何一法都逃不出这个定义,我们要仔细去观察。

《中观论》一开头就说得好,“诸法不自生”,不但自己不能生,也不能共生。我们今天方便说,说一切诸法是许多因缘而生的,这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中观》里面讲的,那是真实说,“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那才是真实。诸佛菩萨清楚、明白,所以才真正得大自在,证得法身、般若、解脱,这三德里面皆有“常乐我净”,观身不净,他净得到了;观受是苦,他是乐,那个心是常住真心,诸法真的有我,真有主宰、真有自在。凡夫没有,跟诸位说,哪些凡夫?六道里头没有,十法界里头也没有,到一真法界里头才有常乐我净。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给我们启示,帮助我们,引导我们放下六道、放下十法界,契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真在哪里?法身是真的,般若是真的,解脱是真的。法身是体,般若是能证性体的智慧,解脱是受用。这是佛对一切众生无尽的慈悲。

我过去讲三十七道品,我将四念处做一个总结,就是老师教导我们的“看得破”,四念处是看得破,四如意足是“放得下”,你要不懂什么叫看破、什么叫放下,你就细细去研求这两科。世尊对于这两科的开导,在大小乘经论里面,常常可以看到,所以古大德说,诸佛菩萨出现世间讲经说法,总不出三十七道品。我们学佛不能把三十七道品看作小乘,那你就看错了。天台家智者大师讲的藏、通、别、圆,藏教的三十七道品是小乘,圆教的三十七道品是大乘当中的大乘,所以才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

真正能到观法无我,心才真正得清净,像诸佛菩萨一样,无量劫来积功累德,度化无量无边众生,心里头一尘不染。《金刚经》上已经透消息给我们,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而得度者,“实无众生”是心里头不着相。为什么不着相?观法无我,还要有居功的念头,你着相,你是凡夫,不但出不了十法界,恐怕六道都出不了。凡夫要想出六道难,“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我积了多少多少功德”,不错,六道里面享受有漏的福报。要把有漏的福报变成无漏的功德,实在讲连无漏功德也了不可得,你才真的是无漏功德。这个道理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那才叫真实功德。你心里头还有一丝毫的分别执着,都是变成有漏的福报,再大的好事都是有漏福报。

四念处大意跟诸位介绍过了,实际上它的义理无有穷尽,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认真努力去修学。《朝暮课诵》,古大德把《般若心经》收在课诵当中。《朝暮课诵》说实在话,你们仔细想想,它全都是会集的。古德为什么要我们每天把《心经》念一、两遍?时时刻刻提醒,《心经》的目标就是四念处观,要我们用智慧观察世间,你才能得知世间法的真相,你才能修清净心,你才会放下,你才会不染着世出世间一切法。不但世间法不染着,出世间法也不染着,《金刚经》上佛明白对我们开示:“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样渐渐才能契入佛菩萨境界,这是我们常讲的转业报身为愿力身,你就自在了。

在世间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自己一念行善的念头都不起,真清净,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要向这个目标、方向去迈进,这叫成佛之道。

→ 有关其它文章
· 四念处观的简单总结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