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一般人之所以不能见到佛光,不能体会到佛对于一切众生的真实功德,都是因为业障深重,所以见不到,体会不到。消除业障的方法很多,大乘经里面所说的种种法门、种种修持,无非都是帮助我们消除业障。消除业障最有效的方法,无过于“念佛”,但是很少人相信。为什么不相信?业障太重了。清朝乾隆年间的慈云灌顶法师,这在清朝一代也是很有名气的一位法师,他的著作很多,他在《观经直指》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把罪障消除得掉。这句话是很不容易说出来的,他对于这些法门要是认识不清楚,不能够透彻了解,他怎么晓得这句佛号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我们今天想求消业障、断烦恼、灭罪业,不必求其它的经咒,这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一切经咒力量达不到的,没有办法的,最后还得求阿弥陀佛,我们为什么不用这句“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去相信这句阿弥陀佛?
所以,只要一心称念,念念无间。阿弥陀佛这执持名号修学的方法,实实在在讲大势至菩萨讲绝了,也就是教给我们这个佛号要怎么样念才有效果,才能收到效果。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只要照他这个方法就收到效果了。“都摄六根”,这句不要去研究它,你只要真正做到“净念相继”,给诸位说,那个六根自然就收摄,就都摄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四个字“净念相继”。净要注重,净是清净心。我们对它有怀疑,疑在里面,心不清净了,真的没有疑惑。假如里面还有夹杂,这心不清净了。譬如有个念佛的人,这个老修行,现在听到这个法门好,现在念佛了。过去是又念《金刚经》,又念《地藏经》,又念《药师经》,现在统统不念了,这个心里头恐惧!不念《药师经》,生病的时候药师如来不保佑;不念《普门品》就没办法消灾,好像把这些诸佛菩萨都分配了,哪个菩萨管什么,哪个菩萨管什么,样样都要念到,不念到不行,不能得罪一个,这就夹杂了。怀疑、夹杂,这个心态去念阿弥陀佛,不灵!为什么?他不净。“净念”,是完全没有怀疑,完全没有夹杂,一心念。一心不是二心,念佛还想到别的,那就是三心二意,那不行!“相继”,是一句佛号、一句佛号不断,这就行了。念念无间,那个效果,大势至菩萨讲得很好:“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佛的光明遍照,你怎么接触不到?一定接触得到的。所以要紧的是净念相继,这是我们常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净念相继。要这样子去念佛才有感应,经上讲的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按:消业障、灭诸罪,念佛必须得伏惑定心,才能真正做到不贰过;能修出定善,才能彻底忏灭性罪重罪。业障,就是过去恶业恶习见思等惑,对现在修行的负面影响力。性罪,就是往昔起惑造恶破戒犯罪,对自心自性的染污。不管你采用哪种修行方法,参禅持咒修观拜忏等,只要能彻底改过去恶绝不再犯,大多数的业障及罪业都能消除,并非只念佛一法。但问题是,绝不再犯,真正不贰过,并非易事。很多修行人原本不想破戒,但宿世今生恶习烦惑过重,偶遇恶缘增上,稍一放松,便又破了戒造了恶,故而常犯常忏,虽也时常志诚忏悔,但旧罪刚忏新罪又生,难以忏净。所以,真正忏悔得力,必须依托定心定力,以定止恶止习,能伏惑不起,才能初见效果。这也正是《观经疏妙宗钞》判中品下生世间善人往生阶位对应观行位初品的真正原因。只持一戒二戒三戒的念佛人,不是合格善人;今天持五戒,明天破戒,后天再持,屡破屡忏,持戒不严之人,也不是合格善人。只有真正做到五戒十善圆满之人,才是中品下生世间善人。又因严持五戒十善,能决定不犯,由戒得定,故而合格善人必能初得最浅伏惑定心,这是显然的,也是必然的。能做到决不再犯,这就是定力;普通人正因没有这种定力,所以常犯常忏。《观经疏妙宗钞》又判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世尊言其初得念佛三昧临终决定往生的阶位,也是观行位初品。这一判定结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合格的善人,若能深信切愿,菩提心真实,一心念佛时就能决定见佛(具足见佛三力),念佛三昧定境中可自在往生(中品下生者“寻即命终”,经文用了“寻”字,即自在往生之意;无需再像下品三生那样临终忏恶道诸罪,故能直接定中往生)。有些念佛人误以为自己能念佛,就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是不对的;当然,如果你能临终忏净恶道诸罪,可称之为“准善人”。真正合格的善人,临终念佛往生都能坐脱立亡;如果你做不到,那就属于第二类临终忏罪往生之流,临终助念时,必须继续念佛转心忏罪,恶道诸罪忏净,恢复合格善人身份,就能见佛往生。如果你不能坐脱立亡,又以善人自居,心无惭无愧又无忏悔之意,口念弥陀只等佛迎,菩提心若又似有非有似真非真,你很可能不能往生,甚至可能遭遇魔障。
为何说一句佛号能忏掉其他经咒灭不掉的罪业呢?首先说明一下,不管你诵经持咒还是念佛拜忏,只要能知错改过令心向善,令你的心境向上提升,令染污淡薄善心显露,都含有忏悔之意,都可去障灭罪。如果只是外表形式磕磕头拜拜忏,内心丝毫不动,不知错不改过不去习,口说忏悔却贪其功德,就算把拜垫磕透,也不能去障灭罪,非真正忏悔,没有功德,或有福德。福德是不能灭罪去障的。对于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往生来说,念佛人无需修其他忏法,就以发菩提心志诚念佛来忏悔。念佛人若未能坐脱立亡自在往生,非是合格善人,必有恶道诸罪在身,当生大惭愧心忏悔心,重发菩提心志诚念佛,转变罪心,止于至善,如是念念相续,必能快速灭罪。有其他经咒灭不掉的罪业吗?其实没有。不管你诵经还是持咒,不管你打坐还是修观,只要证入无生法忍实相不二,五逆七逆极重罪业悉皆忏除,哪里有灭不净的?但问题是,罕有修行人能当生修至最高境界。普通修行人连浅定都得不到,更不要说修至相似位深层定境转灭五逆七逆重罪了。再说明一点,散善难灭定业,难忏性罪。偶有数年甚至数十年念佛之人,遭遇天灾人祸而横死。很多人质疑,为何佛菩萨不保佑此人,念佛功德都哪去了?因为此人有横死定业,平时所修只是散心念佛,未得伏惑定心;若有宿世五逆等极重罪业的,观行位浅定念佛也是忏不净灭不掉的。佛虽有大神通,但神通不敌业力;佛不能直接灭人定业,代人忏罪。念佛人忏罪转业,自力为主因,佛力兼增上,二力和合故能灭罪;非是纯他力灭罪纯他力断惑,不可误会。凡夫破戒造恶很容易,但所结性罪非常不易忏除,必须修至定心定善,才能忏净普通的性罪。五戒中有轻中重罪之分,有可悔不可悔之说。依小乘戒法若犯重罪是不通忏悔的,定业是不能转灭的。大乘心法究竟,虽无不可悔不可转之说,但若想转灭定业忏除性罪,也绝非散心念佛,散心念灭定业真言,就能轻松转灭的。能修定善,才能相对转灭定业,忏除重罪。定善与个人修持的定力定境有关,定境越深者,转灭定业忏除性罪能力越强。念佛法门是二力法门,一心念佛时,可兼得弥陀他力冥加增上;可加持名字位后心念佛人入观行位初品;可加持相似位后心念佛人入分证位,中间位位皆有相对增上的效果。正因为修二力法门的念佛人,有弥陀他力增上的效果,所入念佛定境会比此人修其他自力法门时相对较深一些,故灭罪效果也相对殊胜一些。“一切经咒力量达不到的,没有办法的,最后还得求阿弥陀佛”,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对于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往生,念佛人只要能渐入后期的临终特殊定境,随着第六识渐灭渐断,弥陀他力加持反而越来越强,二力和合而能令神识在临终末期亦保持清明,理论极值可念至理一心,故五逆极重罪业也能至心十念而忏净。临终特殊时期念佛忏罪是非常殊胜的,念佛人当生往生信心。再提醒一点,念佛人不可自恃带业往生而屡屡破戒,破戒造恶必恼害众生,这属于违菩提门,菩提心不真,是很难感佛加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