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摘 - 宗镜录文摘 - 正文  │ 文章推荐
○ 皆重在修止;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何谓无事不办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

止不了就空不了

这个止在禅宗而言就是“截断众流”,因为我们的思想就像一股流水一样永远地流下去,要如何才能把它给截断呢?当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未来的念头还未来的中间,这个念头就是空,止于这个空上面,就把它给截断了。不管修哪个法门,意念若无法做到止于专一,那么所有的工夫都是白费的。想要了生死那是不可能的,想成仙、成佛也不可能,只能说是在玩弄自己。以这个道理来看就不难发现世界上所谓修、做功夫的人往往难免在自欺、欺人,不然就是被这个法门所欺。

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把静坐上一点宁静的感觉当作是功夫、是佛道。懂了这个原理之后再来研究如何使意念专一得止。

以我们现代医学的道理来说,意念不能止就是脑波不停地在跳动。假如意念专一的话,脑波跳动的就呈现不一样而变成平静得多。然而对初学静坐的人而言,生理上的障碍会把意念给牵走,如腿痛发胀等感觉,虽然一边在念佛或持咒,但心里头却在叫痛,这都是意念在波动,因此无法专一。

若不能得止,学佛都是空谈。四禅八定都达不到就想着要开悟,大有问题。然而我们大家在道理上却都是悟了的,凡是中国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人生如梦,大家在劝人家时都是如此慰藉对方的。但是当事情真正降临自己头上时,却是半点也空不了。为何空不了呢?只因为意念不能止。因此真正的修行,释迦佛告诉我们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上次我们也曾提到过。今天有位同学问:何谓无事不办?只要心境专一能够做到,要入定就入定、出定就出定。要智慧开发智慧、求神通会发神通。出世也好、入世也好,都可以做到,问题就在于我们无法做到制心一处。

这个道理我们知道了!再来看永明寿禅师的原文。……

(按语:佛教众多法门中,唯以净土念佛法门对定功要求最浅,但仍强调修止的重要。虽然是自他二力法门,临终有佛力加持“令心不乱”,但先要知道佛法中的自他二力法门与附法外道“本愿法门”纯他力法门之间的区别。虽谈信愿,若只为自身独出生死,或对娑婆种种仍有丝毫留恋不舍,临终也不必再谈弥陀加持,自心佛心不相应故,非弥陀分别。心现识变,水清月现,众生心水清净,弥陀自然应现其中,此净心即是止,亦是念佛等功夫,可浅可深。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看破放下娑婆情爱财色等等万缘、“贪恋世间的一棵草,你都往生不了”(广钦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往生三资粮信愿行、临终正念说…,这些其实都没有离开“止”,只不过没有对止的功夫高低有所要求而已。下下品往生之人,本是罪恶凡夫,临终遇到善知识劝信发愿忏悔念佛,临终一念正念,即得往生,念佛功夫可通浅深。最低,暂伏烦恼之最浅者;最高,甚至可达理一心不乱。故有慈舟法师一心三辈一心九品之说,其实智者大师疏知礼法师钞《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书中早有类似开示。功夫最浅者即名字位,理一心者分证即佛位。蕅益大师在要解中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行持之深浅。有些人常将两句割裂开单独来讲,因而忽视念佛功夫即定力的修持。深信切愿关键在“欣厌”,厌离娑婆种种即是止,以助欣求极乐成佛度生之大愿。信愿为慧行,念佛为行行,故念佛即是证此信此愿。蕅益大师在要解中还有开示“散心称名…不定往生”。名字位念佛功夫浅,若临终业障现前,或遇逆缘,心生颠倒,故往生不定。印光大师提倡临终助念,悲心在此。念佛功夫高者,可同禅宗坐脱立亡,自在往生,不待临终。黄铁匠、修无师、锅漏匠这类老实念佛人,皆凭借念佛功夫提升而能预知时至稳操胜券往生自在,当然往生之时并得弥陀愿力加持,自已有定功,再加他力增胜,故得自在,或去或留皆可自主。当下念佛往生临终助念视频很多,助念熬上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比比皆是,这正是念佛功夫浅的缘故。学净土者,首当在深信切愿上下功夫,名字位凡夫亦能往生,这个定要坚信。然后要重视念佛,念佛功夫高一分,往生的把握就多一分。黄念祖上师言:但能念佛不忘即是功夫、就是证。预知时至者,定是深信切愿者,非泛泛悠悠念佛者。)

附文:《往生论注》节录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译奢摩他曰止。止者,止心一处,不作恶也。此译名乃不乖大意,于义未满。何以言之。如止心鼻端,亦名为止。不净观止贪。慈悲观止瞋。因缘观止痴。如是等亦名为止。如人将行不行,亦名为止。是知止语浮漫,不正得奢摩他名也。如椿柘榆柳,虽皆名木,若但云木,安得榆柳耶。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 有关其他文章
· 永明大师赞叹修定的重要
· 三辈九品的两种划分方法?
· 具足信愿,临终念佛暂伏烦恼即可往生?
· 念佛功夫、九品往生品位、极乐四土对应图解
· 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 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 决定往生的念佛功夫是欲界定(即等持)及以上?
· 自力感佛力的往生原理 水清月现 心净佛现?
· 深信发愿,即是无上菩提心
· 自力与他力(佛力)之间的关系?
· 念佛往生问答4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