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持戒素食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慈悲戒杀,植物也有生命啊

  佛教讲慈悲戒杀,植物也有生命,何以不戒?

  心佛众生,本无差别,迷之为三,悟之则一;即一即三,非三非一。

  客:既无差别,何须修证。

  僧:修乃修其未断之惑,证即证其已悟之真。佛教戒杀,源于同体大悲。佛与众生,相虽有殊,体则不异。现以我们的身体来解释同体。所谓‘我’,是由五官四肢……组合而成,若以五官四肢等物喻为众生,则我即等于佛,无论任何人,绝不无故的伤害自己身体任何一部分。大家倘能作如是观,保证不会造杀业了。

  三国时候的魏文帝要杀他的弟弟,命他七步成诗,否则,即杀之。他弟弟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此使他的皇帝哥哥,悟及同体之理,得免于死。如明此义,就知道佛教戒杀的道理了。

  至于植物也有生命,佛并不是不知道,否则,怎会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但是为了教化的方便,不得不把宇宙万有分为有情和无情两类。动物因有运行和情识的功能,故称有情,植物则否,乃称无情。这是依万有的现象作权巧的划分,但体性无二无别。请看易经系辞说:‘在天成象(体),在地成形(相),刚柔相推(因缘和合),而生变化(万有)。’这也是说明从体起用的道理。

  客:这样说,杀害有情众生固然不对,但砍伐草木也不合理,素食荤食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僧:关尹子说:‘天地万物,无一物是吾之物,物非我物,不得不应(用),我非我我,不得不养。’儒说:‘食色性也。’由此可见,众生的色身,需要饮食物质才能生存,是自然的。以人来说,肉食固然可以充饥,但吃叶菜也不会饿死,论营养还比肉类好。要吃肉是人为的。不戒砍伐草木,是‘贤贤易色’的办法,既不影响人们生命的安全,又能维护畜类生存的权益,达到修行的目的。

  你读过孟子没?齐宣王不是说:‘何可废也(不吃),以羊易之(素食)。’教人素食虽然与羊易之目的不同,但理却很相似。同时我们只要能依教修行,等到有了定功以后,食量就会逐渐减少,或者完全不吃,也不致于饿死。到那时是以法喜禅悦为食,好像停止不用的汽车,不必加油了。

  客:我相信有情众生,依教修行,必能成佛,无情众生有无佛性?能成佛否?

  僧:以前我不信无情有佛性之说,后来才深信不疑。如果无情没有佛性,生公说法顽石怎会点头?以前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弟子们思佛心切,就用栴檀雕了一尊佛像,以资景仰,后来佛回来的时候,像亦出迎,佛即为像授记,这就证明无情不仅有佛性,而且也能成佛。关于草木成佛,天台宗已有详细说明,密宗亦有非情成佛之说。论理,宇宙万有,都有佛性,论事,情与无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怎奈个中的道理太微妙,一般人难以体会,但愿努力如法修行,时间久了,相信比我了解的更具体些。(知义法师著《初机学佛决疑》)

  问:佛教中,出家二众,不食肉类,谓众生皆为过去累生父母,并为未来诸佛故,不忍去吃众生之肉,但是在经典上说及天人,在天界中福报享尽时,有时堕为木石金土。那么蔬菜中亦有众生所堕者,出家二众若食了蔬菜岂不是犯戒?(张葆衡)

  答:天福享尽,堕落下道,尝闻之矣。至于化为木石,区区看经太少,尚未见之,只可存而不论,以俟通家。出家众食菜,应仔细洗涤去微虫,古未有自来水时,饮料尚须绢滤,类推可知。然戒杀之行,亦只是歇其心力,避其力所及者,尽我慈悲,其非心身作到者,只有听之。如呼吸及行步等,无一而不杀生,无心之过,既已重多矣,故不更作有心之杀。(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

  问:植物是否有情?含羞草有知觉,捕蝇草能引诱昆虫消食,似与动物无异,若属有情,则食素与食荤是舍牛食羊远庖厨之意?(何博元)

  答:含羞捕蝇等草,非有情也。情指心之种种变态,如喜怒哀乐等。含羞捕蝇草,不过植物中为最敏锐之感触者,此仍属物理关系。类似者甚多,紫薇搔指爪而颤巍,银杏抽毛绳而零落,高梁酒能萎绣球,桐油烟可落桂花,蕉叶抽于雷震,蕨菜生于猿啼。不但此也,矿物亦多如是,如琥珀拾芥,磁石吸铁之类,岂皆有情哉。(同上)

  问:如果说植物有灵性,也应该有轮回,那么我们因为一顿素食伤害的生命,甚至于比一顿肉食伤害的生命更多。那佛教徒因为慈悲不杀生而素食,岂不是失去了意义?

  答:这个不必说了,植物可以说有灵性,没有神识,它的神识是别的灵魂寄居在它这个地方,它本身没有神识。草木虽然还有神,草木的神迁移非常大,你在收割的时候,他知道,他就走了。他好像是游牧民族,他到处为家的,哪里可以住就住,不可以住赶快走,这跟树不一样。树神他住在那里时间比较久,他执着那是他的家,所以一定先给他打招呼。愈是年代久的树,那个神要是再住得久,我们常常讲就变成树精,成精了,有时候他也会现形,他确实会现形。(憶栖法师)

→ 其他相关文章
· 关于吃素的问题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