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李炳南佛学问答 - 唯识问答  │ 文章推荐
○ 妙观察智,和意识之分别如何?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

  问:(智梁)

  答:称识者其妄时,称智者称其转成真时。

  【转识成智】《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瑜伽行学派及唯识宗认为,经过特定的修行,至证得佛果时,即可转有漏的八识为无漏,从而得到四种智慧。即:一、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得成所作智,此智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二、转第六识(意识)得妙观察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能依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三、转第七识(末那识)得平等性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四、第八识(阿赖耶识)转至无漏时,得大圆镜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能遍映万象,纤毫不遗。见《成唯识论》卷十。

  问:20.最后谈到我个人,我宁愿永远徘徊在矛盾中,因为我敬畏绝对,我不敢想像一个把握了绝对的人,他的人生观究竟如何?同时我也怀疑一个人是否真能追求到绝对,因为不仅语言、文字是相对的,心的作用也是相对的,绝对也许是一种追求的境界,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攀登上这种境界,正如涅槃是佛教的理想,究竟能有几人身入涅槃呢?

  答:20.绝对问题,前已说明,至于相对,世间万法,莫不尽然,不独言语文字已也。又言‘心之作用’,心是心,心用是心用,在佛法中,心分真妄,真心者前已略解,纯属绝对,妄心则属相对,而起之用属于相对,更不待言矣。绝对真心攀登(随顺语)之境界,是众生皆能者,以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过是肯承当与否之问题。能业尽情空,转识成智,即是涅槃,并非空相。世尊及其诸大罗汉弟子,皆是其人,后之禅净各宗诸祖,及高僧传居士传往生传,多有记其灵异事迹,如无其实,则三藏十二部,皆戏论矣。

→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有漏、无漏种子的来源是始起乎?本有乎?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