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
问:万法唯识,六道轮回亦唯心造,白痴之人不知观想,超慧哲人不信有六道轮回,应无(不入)六道轮回矣?(黎明时)
答:心造之造字,包括造业及现果而言。当造业时,其心虽不希求六道,但其性质与之契合,自然幻现,不以彼知不知信不信,以定标准。譬如平日三业行动,并非希求睡后作一某梦。或不信与不知某夜有梦,而届时种子起现行,自不作主,忽现忽幻,错综复杂,有身有物,或喜或惧;应知此境,即是心念造成,六道大梦,亦尤是耳。
问:佛说地狱,是否真有其事?今之科学家以地球内为火心耳,乞解疑!(陈志业)
答:万法皆由心造,即由心现,何得云无,地狱有在地下者,按三恶道,地狱称为火途,以受猛火逼迫故。科学家既云地心为火,正相符合。然亦有散在旷野树下空中者,一切物质,皆是众生依报(就是此身心依止之诸物如山河大地衣食屋器),自随业果之力所见不同。地心之火,乃人目所现,地狱众生见之,当然尚有他物,而刀山剑树,定不能虚。兹举一例:河水人目视为水,天目视为琉璃,鱼龙目为烟云,饿鬼目为脓血。恐尚有疑,再举一例:大粪人见掩鼻,狗则视为美馔也。
问:孙中山先生铭言: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先生对佛学这样崇拜,何以佛教仍不普遍?统请解释!(洪环)
答:亲之爱之曰仁,世上众生界线分九,种类则千差万别,不可穷尽,皆有其苦,各希得救。能普救者曰救世,分类救者,只可曰救某某。他教对众生之爱,或爱人而害物,或爱大而害小,多有差等,佛教则九界四生,视同一子,平等拔与,故称‘求世之仁’。其他哲学,多说外境,佛学独说心造,是能追本穷源,故曰‘哲学之母’。科学往往偏重物质,偏重欲望,偏重现量,有利亦有害,是之曰偏。佛学非空非有,亦空亦有,讲中道,惟求明心见性,主张少欲知足,每一事理,俱说到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仅拘泥现量,能有利而无害,一切圆融,故曰,‘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先生乃大智大勇之人,识透此机,故大声疾呼,智不及此者,自然相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