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李炳南佛学问答 - 心性问答  │ 文章推荐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又何必修行呢?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

  问:佛经既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又云即心是佛,即心作佛,那又何必修呢?不需要智慧功德庄严,因为当下即是的原故,然又说‘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岂不是多此一举吗?(施无畏)

  答:众生有佛性,譬如矿中有金,金被尘沙包裹,似性被无明覆盖。金不淘汰尘沙,金虽仍是金,然不能成器,性不修断无明,佛性虽仍佛性,然不能证佛,淘汰乃对尘沙,非淘汰其金,金显方能成器,修断乃对无明,非修断本性,性见方能证佛。

  问:观经云:是心作佛。黄檗云:不可以心更求于心。听东的话对,还是听西的话对?(三三)

  答:君强分皂白,我不辨东西。

  问:下列三种为善方式比较如何?(1)为善后回向个人离苦得乐。(2)为善后回向众生离苦得乐。(3)为善出于自性,无善恶得失之心,念亡境泯,一相不立。(张文歧)

  答:三者比较,自以后者为实。一属自了,不除我执,二属菩萨,尚有法执,后则三轮体空,乃属性德。

  问:佛度众生否?现有三十二相及度众生,何得言无?(吴商生)

  答:佛动静语默,皆是度众,而空尽度众之相,故曰佛不度众生。众生性德皆佛,修德以显之,自显自性,故曰佛不度众生。讲说有理有事,此从理上立言也。

→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心地若然无障碍,高山平地总西方,西方在心里?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