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李炳南佛学问答 - 心性问答  │ 文章推荐
○ 若有人修得轻安自在心,是否其“性”得解脱?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

  问:学佛为求‘性’之真自由,达了生脱死之目的。‘性’,是否吾人能体会得?……?(陈春份)

  答:性为人人皆有,个个不无,谁修谁证,不修不证,此非佛教一家之言,孔子孟子,皆言性,汉儒以至各儒,亦皆言性。今日之举,绝不谈此,故听之茫然,研求则能证之。所云轻者安,不过求明心见性之初步,离解脱尚远之远矣。

  【轻安】《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显扬一卷五页云:轻安者:谓远离粗重、身心调畅、为体。断粗重障为业。如前乃至能增长轻安为业。如经说:适悦于意,身及心安。

  二解 成唯识论六卷四页云:安、谓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沈,转依为业。谓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

  三解 五蕴论三页云:云何轻安?谓粗重对治,身心调畅,堪能为性。

  四解 广五蕴论六页云:云何轻安?谓粗重对治,身心调畅,堪能为性。谓能弃舍十不善行,除障为业。由此力故;除一切障,转舍粗重。

  五解 俱舍论四卷四页云:轻安者:谓心堪任性。岂无经亦说有身轻安耶?虽非无说;此如身受,应知亦尔。如何可立此为觉支?应知此中身轻安者,身堪任性。复如何说此为觉支?能顺觉支,故无有失。以身轻安,能引觉支心轻安故。于余亦见有是说耶?有。如经说:喜、及顺喜法,名喜觉支。嗔及嗔因缘,名嗔恚盖。正见,正思惟,正勤,名慧蕴。思惟及勤,虽非慧性;随顺慧故,亦得慧名。故身轻安,顺觉支故,得名无失。

  六解 入阿毗达磨论上七页云:心堪任性,说名轻安。违害惛沈,随顺善法。

  七解 品类足论三卷一页云:轻安云何?谓身轻安,心轻安,已轻安,轻安类,是名轻安。

→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真性是无形,何能染污?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