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李炳南佛学问答 - 心性问答  │ 文章推荐
○ 真性是无形,何能染污?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

  问:……(池慧霖)

  答:染污二字,即是不清净而已。性虽无形,非无其性,试思见闻觉知有形乎?收视返听有形乎?固知无形,然能见闻觉知乎?能收视返听乎?见闻与收视等,是何物也。当见闻觉知时,即是染也,当收视返听时,即是净也。

  问:佛在世时,见蚂蚁微笑说,七佛出世,未脱蚁身,现在到处都有蚂蚁,皆是过去之蚁身直到至今,是不是,本性能减少否?(洪环)

  答:未开天眼,不能前知,以理推之,此中当有七佛前而未脱者,惟不能肯定到处之蚁,皆是彼时蚁身。彼蚁纵由七佛前,展转至今,性亦不减。但恐染污愈深,解脱之缘,益缈茫耳。

  问:身体与我固属两回事,何以老师言:我是清清洁洁,不染污点,身体是不净不垢,两者莫不相关,那么依第七识‘我’不是无明吗?(吴商生)

  答:身指四大假合之物,自属不净。我指四净德之真我,即真如本性,所谓无物何染,故曰清净妙心。第七识之我,乃四颠倒之我执,非本性之真我,切莫相混。

  问:儒云致中和则天地万物育,佛教以一念无明,生起山河大地,同为世界之缘起,然儒以中和为修养之极轨,佛教则以无明为烦恼之根本,两说如何才能圆融无碍?(钟钧梁)

  答:佛家之无明,生起山河大地,是说真性不守,幻现妄相。儒家之中和,位育天地万物,是说情识节制,涵容万物。佛家此说,如自健康说到发病,儒家此说,如医诊病说到调养。此二说事不同,时不同,不必强牵使合。大凡圣人言,有实有权,因时因机,一人一生之言,尚不能尽使圆融,如佛家‘狗子有佛性’‘狗子无佛性’儒家‘闻斯行之’‘如之何斯行之’等,况学异时异者,而必期其处处融合,势所难能,欲融儒佛,取其大者而已矣。

→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无记性,舍受,请举例以明之!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