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李炳南佛学问答 - 心性问答  │ 文章推荐
○ 念佛灭罪原理?忏悔灭罪原理为何?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

  问:‘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读上二偈顿起疑念。百千劫之业都不亡,何以说罪性本空?心灭与亡罪有何不同?心怎样灭?如念佛岂不是亡罪,何能灭罪?如忏悔能灭罪,无明火起时,杀人造罪,过后生大懊悔,能灭罪吗?带业往生假使经百千劫业又不亡怎么办?(白痴)

  答:此一条问,有不同之意四,须分答之。初段罪业不亡,是说种子,种子者,如电影机内胶片,其上印有凶恶之迹象。心造之心,是说本性转成之妄心,本性如胶片之本来面目,原无一物,妄心如胶片已有染痕。遇时受报,是说为环境支配,发生苦受,此如电影镜头机件,种种配合,银幕上即现可怖之悲剧。然真性空无形体,不生不造,其生而造者,乃无明之妄心,但妄心依于真性,如胶片之迹象,依于胶片,假使无明灭,而真性显,真既显矣,而无明尚无所立,何有业种存在,业因不存,安结罪果。如胶片本质显露,印象已灭,银幕上亦无剧情矣,此心灭罪亡之理。

  复次念佛之功,浅能伏惑,深能断惑,惑无缘不起现行,伏断均能使果不结,此念佛灭罪之理。复次,生大懊悔,乃悔其已往,后不再作之义,此不过由恶转善之初步,必从此真实外不造三恶业,内断灭三毒因,此是名真忏悔,准上段之理,罪可消耳。复次,带业往生,非说带业成佛,极乐五尘说法为何?无非劝修启悟,为断惑业。有人天声缘菩萨之别为何?是明随分断惑,随分进果,晓此理则无此疑问矣。

  【罪性】《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术语)罪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止观四曰:“观罪性空者,了达贪欲嗔恚之心皆是寂静门。”

  【二罪】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罪和遮罪。性罪是本性就是罪恶,如杀、盗、淫、妄,不待佛制,谁犯了就会得到罪报;遮罪是遮止的罪,如酒的本质不是恶,但是佛禁止不许饮,谁饮了就会得到毁犯佛制戒的罪。

→ 其他相关文章
· 实相念佛是禅是净?抑亦禅亦净?
· 念佛灭罪是转变非断灭
· 大功德能灭罪、能灭恶、能生善
· 念佛灭罪得福,关键是怎样念佛
· 忏悔真能“罪灭河沙”吗?
· 忏悔业障简释(明一法师)
· 试由唯识种子浅谈念佛法门自他二力的原理
· 应如何存心才能感应佛菩萨的护持?
· 念佛的原理是什么?
· 散心念佛人临终也能见佛往生的原理
· 自力感佛力的往生原理 水清月现 心净佛现?
· 净宗精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何解释?
· 超度效果都与哪些因素有关?超度原理简释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