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一法。注重在信、愿、行、三法。只知念而不生信、发愿、纵得一心。也未必得往生。果具真信、切愿、虽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往生。(出自《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出处同上)
只有得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才能往生吗?
净土法门,犹如大海。长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亦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自己决志求生,唯当企及于此。若谓非此决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条,不依佛说矣。(增广文钞卷一三七之五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黄念祖老居士答问》节选
现在还有一个错误,许多净土宗的人,强调一心不乱。所以佛的意思我们要把他领会到恰恰如佛的真实义,确实是不容易。所以武则天也很聪明,‘开经偈’里她祈祷: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愿佛加被我,让我能够理解佛的真实义,理解真实义的确很难哪。
不去念是一个偏差,认为非念到一心不乱不能往生,这又是一个很普遍的(偏差),过去到现在都有,而且很有名的人都有这种看法。他不知道,等你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你的往生就超过了凡圣同居土了。你至少是方便有余土了,高一级了。你再要念得好一点,你就可以跑到实报壮严土了,甚至于跑到最高级的常寂光土了。到了事一心,见惑、思惑就断了,方便有余土,那就不是凡夫了,是圣了,他不是同居了。你要念到破无明,菩萨境界呀,实报壮严土──菩萨境界,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你可以分证寂光,部分地达到寂光。
所以,真要达到一心不乱,那是很难哪,很高,不是说不需要,太好了,但是凡夫很难做到。很难做到。
所以只要肯念,只要有信有愿哪,就能到凡圣同居土。而这个你既然是凡,还能够往生,就要靠他力了。是圣就自个儿的力了。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三昧,或称一行三昧。在晋译《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中,列有二十一种念佛三昧;而《阿弥陀经》则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得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一心是对散心说的。若一方面口中念佛名号,一方面心中还有种种妄想,那是散心念佛;如果念佛念到心口一致,没有杂乱妄想,只有佛号的相续,念念之间,只有佛号,不念而自念,这便与《楞严经》所说,“净念相继”的功夫吻合。
根据明末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所示,一心可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所谓“事一心”也就是心无杂念、心口相应,念念是佛号。自己知道在念佛,而且有佛号可念,便是一心念佛,或称全心念佛。由于专心念佛,即能达成禅宗所谓“功夫成片”的层次了。再深一层说,才是三昧或定的程度,也就是忘我的觉受现前。
所谓“理一心”即是与理相应,亲见阿弥陀佛的法身,弥陀即是自性,西方不离方寸,那就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境界现前。“事一心”属于禅观、禅定的层次;“理一心”则是禅悟的层次,这都是禅净双修的结果。以净土的念佛为入门,达成三昧及了悟解脱的目的。
通常所说的一心不乱,应该是指专心一意的意思。于念佛时,心系佛号、口持其名、耳闻其声、心无二用,即为一心,则临命终时,即能往生。(圣严法师著《学佛群疑》)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身旁有人在讲话,或走动,自己是否能自觉?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一心又分理一心与事一心之别。如果念佛至一心不乱的话,身旁之人走动讲话,在究竟果位(妙觉、登地法身大士)是能自觉;若见思惑未顿断,自性灵妙之用尚不能起微妙作用之际,是难以自觉的;甚至二乘人进入灰身泯智之偏真涅槃,尚属不觉,何况凡夫,一般之念佛禅定!换句话说,念佛至一心不乱时,能否自觉旁边之人走动或讲话,是因人之证悟境界高低广狭 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之,若未证悟自性,未破无明,虽是念佛一心不乱,自性灵妙功用未发之时,是不得自觉的,若说能自觉者,此人不明自己未入一心不乱而说一心不乱,亦属不觉。在自性尚未顿断三惑之前,自觉之性忽暗忽明,忽知忽不知,模糊不稳定之际,概属不觉之谓也。登地法身大士、等觉、妙觉之果位者,自性灵妙不可思议,多劫修证所成,在一心不乱中能知动静之态,在动态中能知静态,动静不二,自在无有障碍。佛菩萨在一心不乱中,四周围状况动静一清二楚,内心无惑。
凡夫虽念至一心不乱之境(深浅不一),三惑所障,灵妙自性未发,动即是动,静即是静,动不能静,静不能动,动静是二故,是故,尚须奋发图强,精进道业,到时候瓜熟蒂落,因圆果满,动静不二,自觉无碍。(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看小说,看电影,唱戏,听戏,都能达到忘我境界,一心不乱,请问这种一心不乱和念佛的一心不乱有什么分别?
近来的小说、电影、戏剧品味一天天低劣,不外乎诲淫诲盗,悲欢离合,观众一看,便生喜怒哀乐,如醉如痴,如此心动神移,那正是堕落的表现,怎么能说一心不乱呢?这种污染的心和念佛的一心不乱,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净宗一心不乱是净念相继,离开世俗的污染,放下万缘,八风不动,心如止水。但是,所谓心如止水,并不说心如石头,是非不分。真正的艺术是对真善美的歌颂,是对假恶丑的鞭挞,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所以我们并不反对去欣赏真正的艺术(欣赏的同时,也是念佛的过程)。佛教本身也常常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唐朝的佛教变文,即开辟了通俗小说的先河。敦煌石窟等雕塑,更是艺术的瑰宝。佛教梵乐,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李炳南原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阿弥陀经》说念佛人一天到七天一心不乱,临终时就可以往生净土。依据经典,只念七天,时间很短促,那么普通俗人念佛,只念七天,临终时能否往生净土?有没有必要天天念佛一直到临终为止?
念七天后结果是要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才能往生。即使达不到这个境界,也已经种下很深的善根了。达到了这个境界,仍然要天天念佛,一直到命终佛来迎接。假如中途间断,就是退心了,往生就没有份了。(出处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