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魔强法弱的时代,不少冒充为佛教徒,诳称为善知识者,挂羊头而卖狗肉,打出佛教的招牌,实则行持恶法,卑鄙无比。他们公开赞叹男女欲乐双修,谓此即菩提无上道,即身成佛之真传,专以诡异神通,炫惑世人。
此等徒众皆有天魔附体,因此狂慧增长,辩才无碍,或能放光,或得心通,或知宿命,尤喜言吉凶祸福,预言屡屡不爽。一般无知之人,被其神通所欺诈,误以为是活佛出世,或菩萨再来。实是妖魔鬼党,欺世盗名蛊惑人心。众生以恶业所感无法觉知!此末法之征兆殆无疑也,难怪佛在《首楞严经》里,诃斥此辈曰: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凡是邪师,都有魔怪附体,是故神通广大。就以楞严经五十阴魔文以为证,望读者能够细心审思,觉悟斯义,慧眼明析,庶几不为妖魔所惑。凡是邪师,皆犯以下毛病:
● 毁谤出家,轻蔑持戒。
常言:“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我已经开悟证果,何劳持戒?我是持而不持,不持而持。”说得谬论连篇。《楞严经》云:“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受阴魔第九)于是,弟子与师“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 赞叹淫欲,亵渎佛法。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盘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或云“现前肉身,即是金刚不坏身。我们师徒代代相传,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遂恣纵五欲,以为传法。彼之徒众,还以为这是即身成佛之捷径,于是狎媒淫秽;殊不知此是魇鬼狐魅,专窃人之精气,令行者精歇髓枯,元气斲丧,严重者甚至惹来百患缠身,横死夭亡。
《楞严经》云:“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想阴魔第十)吾人怎能不心惊?愿诸青少年勿为欲乐双修之噱头所惑,以免伤身害命,泯灭淳善之本性。
● 神通异端,惊世骇俗。
邪师有妖怪附身,故魔通广大,或放光动地,或踊身虚空,乍显乍没,或穿墙过壁,或得心通。但此等皆是高级催眠的幻术来炫惑世人,断非佛法。“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色阴魔第十)
《楞严经》另一段又载:“其人诚不觉知魔着,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于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碍,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着白衣,受比丘礼。诽谤禅律,骂詈徒众。”(想阴魔第八)
诚然,佛教里也讲神通,但真菩萨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唯独于迫不得已之情形下,才露一两下身手,以德摄群机。怎会乱显魔通,炫吓敲诈,以求名利,自我宣扬呢?对于那些自我崇拜,自称活佛活菩萨者——诸位同修要特别小心呀!
● 我慢无比,跋扈专横,因魔力所持故。
经云:“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想阴魔第四)。邪师增长狂慧,口说妙法,或吟诗作对,专弄精魂。经云:“若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想阴魔第三)并且,他们喜讦露人之隐私,不避讥嫌;能令弟子,如胶似漆,心生恋慕。
● 现奇特相,无益苦行,以贪供养。
经云:“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想阴魔第七)此类魔怪,好占卜祸福,水火刀兵,危言耸听,届时毫厘不差,层层应验:“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想阴魔第一)今时,预言地震、海啸、世界末日、星宿变怪、国运动乱者,多数为山妖水怪所著,以来恫吓世人。
● 未证言证,打大妄语。
常言我是活佛、菩萨再来,但不经修得,无修无证,拨无因果,豁达空。这都是大我慢魔、狂魔、空魔作怪,故大言不惭。经云:“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劫,一念能越。(受阴魔第二)”是人喜言某人是某佛,某菩萨化身,或言佛也有大小,先佛后佛,真佛假佛,男佛女佛。(想阴魔第二、第三)。或言:我于前世,就是你尊师,你们都是我多生之弟子。或言:当时你们是我的妻子兄弟儿女,今来相度。我等应同归某极乐世界,供养某佛(想阴魔第五)。如是欺诳之言,淆乱视听。难怪现世有那么多阿弥陀佛再来,不然就是观音菩萨化身,或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化身!
试问:真佛菩萨应世,还要打锣打鼓大事声张乎?所谓“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楞严经》上说得清清楚楚: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楞严经五十阴魔》其中一段,说明这些人的某种本领:或无端得大宝珠,奇珍异宝,简册符牍;或从地下掘出夜明珠、宝镜、宝瓶、宝印、宝冠、龙光之类,以迷惑徒众。这些都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山妖水怪、风精河精、或盗日月之精华,或窃天地之灵秀,历劫既久,而成为妖魅龙魅。或得仙道,寿终时其形不化,被他怪所附,年老成魔,专门恼乱修道人,欲障其道业。(想阴魔第六、第七)
末法的现象炳现无疑,有良心的佛教徒,怎能不警惕,反而推波助澜,任这些妖孽,投机取巧,肆无忌惮,推销冒牌的“活佛、活菩萨”,以蛊惑世人?望诸同仁,睁开清净法眼,遵守戒律,定慧恒照,如佛陀敕:“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楞严经》庶几为真佛弟子矣!(节录自宣化上人相关开示)
附文:其他相关文摘,供以参考
依止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但行者不能盲目随便依止。若错误地依止了毫无修行证量的邪师,反而堕落更快。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因此在决定依止之前,一定要小心抉择观察避免被邪师所骗。
邪师多是打着佛陀正法的旗号,现与正法相似的形象,其言语行为极具迷惑性,对经论了解不多的初学佛者最易上当。那么,邪师通常有哪些特征呢?
●喜好浮夸:有一类邪师常让弟子编写资料,将自己吹嘘成“法囧王”,“活佛”“金刚上师”“大伏藏师”,“大禅师”等,逢人便发,如世间推销做广告一般。与人相处,不论对方根基如何,千篇一律总会将话题引到自己是某某大师转世,某某活佛与自己关系如何密切,某某社会名流是自己弟子等方面。真正的法囧王,活佛,伏藏师等决不会以此为标榜,反而会故意隐瞒自己的功德,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障碍修行。另外,善知识即使为令弟子生起信心而透露自身功德,也是随缘而说,且是在弟子已经依止后,而非在初见时。
●毁失密行:有一类邪师为吸引信众,常有此类言论:“我念某某心咒已经多少万遍”,“我的本尊是什么,功德极大”,“我在何处闭关多少年”,“我修行时现起如何殊胜境界”如此言行早已将三昧耶戒中“甚深密义不外泄”一项破坏无余,死后必将堕落,何谈解脱!大善知识不仅对于自己的本尊,所持咒语,闭关地点,修行觉受等守口如瓶,乃至连修法所用念珠都不示人,怎么会随便与无关人谈论这些?
●不具传承:传承是指至自己的上师,每一代皆依正法修持,而对心性究竟明了。有一类邪师缺乏基本的佛学素养,根本不知实修要得成就,必须依止有传承的善知识,依传承知识世代相传的修法行持。他们为标新立异诓惑世人,便自称是某新宗派的创始人,或是某新修法的发明者,持有者。大善知识皆依佛陀,传承祖师教法行持,决不会另立一宗,另发明一法。现有宗派的形成,并非宗派创始人刻意为之,而是随历史演变,后人加给他这一支的称呼,并追溯他为祖师的。每一位宗派的创始者在住世弘法时,决不会到处宣扬“我是某某派祖师”“我有某某新大囧法”的。
●卖弄神通:有一类邪师见地不明,不知皈依,出离心,菩提心,般若智慧是正法核心内容,修行之着眼处,反而以世间禅定引发神通为高明,终日只会吹嘘自己有种种特异功能,能见他人所不能见,能闻他人不能闻,能知他人不能知,言辞语调得意之态,仿佛乡下神汉巫婆一般。大善知识因对心性明了通彻,亦具神变功德,但若非对弘法有益,比如能令弟子生起信心,能谴除邪魔外道等,决不会故意示现,因戒律不允许的缘故。
●不重戒律:《佛遗教经》中说,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可见戒律对修行者是多么重要。戒不清净,决不可能生起禅定,智慧方面的功德,更不可能解脱成佛。有一类邪师不明修学次第,不知戒学重要,一听般若之理,便误以为缘起性空是断灭空。为标榜自己已得自在,已无执着,不仅自己不学不守戒,也不随喜赞叹他人学戒守戒,甚至故意在信众面前喝酒抽烟,大吃葱蒜等,以为这样是不着相。大善知识为打破弟子执着,也许会采取看似破戒的极端手段,但为避免不知内情者生邪见,是决不会在大庭广众下毫无目的乱来的。而且即使是为折服弟子,也是有相应证量的前提下才做。比如,若想以杀生破弟子执着,首先应具起死回生之功德才行。
●不依经论:佛讲经,菩萨造论,皆是为指导众生修行。修行者当依经论,不应依自己的感觉或道听途说。有一类邪师不知何为实修,也不愿学习经论,只凭一时灵感胡乱指示他人,更会时时做出些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开示”。若有人对此类言行提出疑问,邪师便面露不悦,甚至呵斥捶打。大善知识则不是这样,凡有所教授,必然以经论为据以坚定弟子的信心。弟子若提出疑问,他们也不会心生烦恼。
●盲目苦行:有一类邪师不读经论,不知佛法依中道修行,为标新立异吸引徒众,便违反佛制,刻意苦行。盲目苦行,不仅难令众生解脱,反而会断除其善根慧命。大善知识只教弟子在见地上用功,并善于依其根器及所处修行位次,循循善诱之。决不会拔苗助长,让弟子做力不能及的苦行,而损害他们的身体,动摇他们的信心。
●不入实修:有一类邪师虽广学经论,但并不信正法,也不依之实修。只如世间搞学术研究者一般,在经论文字相上兜圈子。他们虽著作等身,学问满腹,但常为烦恼所困,遑论解脱成佛,保持人天福报尚不可能。大善知识以经论指导实修,通过实修认识烦恼之本性即是菩提,而真正生起圣道功德。他们为调伏弟子,有时虽会现烦恼相,但心中是决无任何烦恼的。
●常赶经忏:有一类邪师毫无教证功德,根本不具超度众生之证量,也不知何为超度,只为挣钱糊口,日日在寺院中敷衍拜忏,收取居士供养。佛世之时修行人皆以自身证量回向于众生而超度之,根本不用形式上的经忏。施主随意供养或多或少,行者也不会生分别心。大善知识致力于实修,决不会浪费时间去赶经忏。他们以大慈悲心发愿度尽有缘众生,也不会为博得名闻利养而作超度。
●算命看相:有一类邪师常给人算命看相,说祸福道吉凶,以此为招徕弟子,博得名利的手段。佛制戒中严禁弟子占卜,观相,预测吉凶,《大智度论》中亦呵责为“邪命”,若是大善知识决不会有此类行为。
●乐谈俗事:有一类邪师对于学修正法毫无兴趣,每日只好谈论世间俗事,无论天文地理,时事政治,体育赛事,世风民俗,家长里短皆津津乐道。若遇居士问如何处理自家俗事,他们不能借以启发其出离,从法义上引导其入实修,反而就事论事,卷到居士的俗务中。大善知识只以众生的解脱成佛为念,决不会充当此类“家庭辅导员”,以世俗观点教导人。逢此情况若能对只谈俗务之居士当头棒喝,使其狂心顿歇,才是真善知识,真大慈悲。
●自立门派、怪力乱神、男女双修、炒作营建、只随顺缘、世俗情深、自赞毁他、常住俗间、经忏鬼子、身见深重、世智聪辩、末日邪说、宗教大同、外道邪说、未证谓证、佛教气功、佛教赌徒、造作慈善、借佛谋生、白衣主法、诽谤大乘、诽谤密乘、曲解佛经、不讲空性、狂慧邪师、信愿往生(本愿门)……(摘自网易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