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修持方法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 作法忏灭成违无作罪,忏不净性罪?

  ○作法忏:

  作法忏成违无作罪灭。而性罪不除。如犯杀生。作法忏成违无作罪去。而偿命犹在。即其义也

  关于作法忏,我们在事相上必须要通过多人来帮助你忏悔,通过一些事相加以忏悔,也就是有通过这个外境对你的罪业加以消除的作用。那么这个忏悔的话,我们说“成违无作罪”,那么什么叫无作罪?无作,因为我们在受戒的时候有无作戒体,无作戒体它是一种非色非心的戒体,它会任运灭罪,能够任运生善,它有这样的功能。但是我们如果违背了这个戒律以后,他会造就一种违背无作戒体的这种罪业。这个罪业就导致我们的戒体不清净了,戒体就会破坏掉了。戒体破坏掉,以后就没有这样的功能了,就没有这样的功效了。就好比说本来我们有戒体的话,自然而然就不去造恶业,它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们破这个戒以后,就会引起相反的功能,我们这个罪业就消不掉了。那么怎么样消掉?就是要进行忏悔,忏悔才会把违背无作戒体的罪业消灭掉。

  那么“性罪不除”,因为性罪的话还是要受果报的,比如说杀生,杀生这个戒体,有些说我杀生没有关系,实际上杀生这个罪业将来是要受果报的,即使你忏悔了也还是要受果报的。比如说我们通过这个作法忏悔,你说我错了、我错了,但是你将来还是要被别人杀回去的,这个无作忏悔只是……这个忏悔掉以后有什么好处?就是违无作罪这个已经忏掉了。因为通过作法忏悔以后,你将来就是再去杀生的事情你就不容易犯了。因为我今天比如说忏悔了,通过作法忏悔,以后我不会再去杀生了,但是你上一次杀的这个罪业还是有的,你以后还要偿命的,所以杀生这个东西特别麻烦,我们一定要受报的。所以比如说你过去受了佛的戒律,他是通过作法而成就的这个戒体,那就有无作戒体。当你毁坏,犯戒、毁戒的时候,那你就把你的无作戒体违背了,就是说无作戒体就被破了,遭到你的破坏,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把这个罪业消除掉。但我们的性罪,不管你受戒也好,不受戒也好,他这个罪总是要受报的。比如说我们杀畜生,那这个罪业将来要偿命的,那么这个罪是必须要忏悔的。

  ○二取相:

  取相忏能灭性罪。性罪去违无作罪亦去。如伐树枝叶萎。根本未去。续生如故也

  关于大乘的取相忏悔,它能够灭性罪,它不但可以去这个无作罪,性罪去了,违无作罪也去了,这两个罪同时都去了,因为性罪去了就好比说砍树一样, 把树枝……树砍掉这个枝叶全部都枯萎掉,以后再也不会相续了,再也不会生了。取相忏悔为什么力量那么大?因为比如有定,这个定的根的力量很大,通过修行,他的定力很强大,那就可以把恶业转掉,能够灭除性、遮两种罪,性罪跟遮罪,这两种罪都可以消灭。所以用譬喻来讲,枝叶就相当于性遮罪,根本就好比是无明,我们心因为迷惑,所以这个罪还会重新造作。比如说我们迷惑的心没有改变的话,第二次还是会造罪的,就好比是枝叶还是会续生的,即使说我们枝叶掉了,以后还会生出来,所以说这个遮性来跟无明加以辨别。无明的话通界内界外,这个是通小,在这里主要是通小乘。

  ○三无生:

  观无生忏能灭无明。如覆大地。根枝叶等悉尽无余

  关于这个无生忏悔,是可以把所有的罪都消灭掉,把无明这个罪消灭掉。那无明的罪业消灭掉是要靠无生忏悔法,无生忏悔法就是根本也消除了,就像翻大地,把大地一翻过来的话,你根枝叶全部都消除了,这个是最深的忏悔。那么这个是我们讲关于品题里面这三种忏。(定智法师)

  附:某法师开示节录

  有忏悔改过的心,加上如法作取相忏悔灭罪,也就是说虔诚在三宝前面,或是师长前面揭露你做错悔过之意,从今以后决定改善,那么你就不用堕入三途苦,但是你杀对方,对方让你杀死了,当你杀他时,他会起瞋恨,所以他的瞋恨心未消,那么因缘成熟时果报还是在,也就是说你可以将你的戒罪忏掉,但你杀人,那个人已被你杀了,不管有死没死,已经被你杀了,你不能收回说我没有杀,这是不可能的。性罪和戒罪差别在这里。因缘相遇你一定要相信果报,除非你断因缘,修到证阿罗汉果,否则因缘成熟时,果报必定现前。……所以,在我们五戒里,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四种戒,都属可悔与不可悔,也就是已经杀人了,杀后虽有忏悔除罪,只是除戒罪,至于你杀人的性罪是不可悔除的,所以,有一个可忏,有一个不可忏,除非你已经修行到无余涅盘已断缘了。所以,杀、盗、邪淫、妄语这四种戒,都有可悔与不可悔。

  按:附录中所谓的不可悔等说,就属于小乘开示。小乘戒法中犯杀盗淫妄重罪皆不通忏悔,小乘法中定业决定不可转灭。大乘心法比较究竟,故而没有不通忏悔之说,定业亦可转变。如《观经》下三品五逆十恶罪人,临终念佛忏罪最后得以往生极乐,正破小乘不可悔及定业不可转之说。但是,大乘忏性罪及转灭定业,决非散乱心念佛能行,必须得定,修出定善,方能转其定心而改变定业。并且,若造五逆极重罪业者,也决非修取相忏得浅定能灭。那么五逆十恶之人,又如何能往生?那是因为临终时期的特殊修法所决定的,可参阅文末链接内容。修大乘取相忏得定后,可忏尽性罪,那么之前杀人的业报就不受了吗?以小乘法来讲,此人是必须得被杀而了结彼此怨仇,才可最终了业。从大乘法的角度,先举个往生极乐的特例。如《观经》所示,五逆十恶罪人中当然包括杀人等极重罪业者,此人临终念佛忏罪往生极乐后,修行成佛再倒驾慈航,度化所有有缘众生。佛不昧因果,这类带业往生者,成佛后必然将宿世恶缘转为度化因缘,其偿还业报的方式自然有多种,并非只局限在被杀这一条。就算是普通的大乘修行人,以真实菩提心修积功德,回向冤亲债主,向其忏悔,此中就包括往昔命债者,只要忏悔心真实,戒德具足,令鬼神敬畏,以佛菩萨为媒介超度调解,冤亲债主得到真实利益后,多数都能化解,这也是大乘忏净性罪不再受报的另一种了结恶缘的方式。

→ 其他相关文章
· 黄念祖开示忍辱六种境界及菩萨十忍
· 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三种忏悔修法
· 五逆能否往生,何以无量寿经与观经不一致?
· 悔过得生愿;有罪不忏不改悔,还能否往生?
· 蕅益大师释至心十念偏指定心
· 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往生,可达理一心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