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因果报应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 梁武帝最后被饿死的宿世因缘?

  索达吉堪布:杀生的罪业非常大,果报极其可怕 节录

  梁武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水镜回天录》中记载:有一次,梁武帝问志公禅师:“我的寿命还有多长?”禅师回答:“等我圆寂之后,你会为我造个塔。什么时候塔损坏了,什么时候你的寿命就到头了。”志公禅师圆寂以后,梁武帝果然造了一座木塔。后来他想起这个预言,觉得木塔不结实,石塔会更结实一点,就把木塔拆了,准备重新造石塔。就在这时,侯景造囧囧夺了帝位,把他囚禁于台城,他就在那里饿死了。

  很多人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梁武帝一生崇信佛教、广行善法,对佛教的贡献那么大,结果却不得善终,于是开始对佛教生邪见。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梁武帝之所以有如此下场,也是源于他前世的业力:他前世是位修行人,终年在山洞里闭关。当时他养了一只猴子,这猴子很顽皮,也很通人性,他每次坐禅打瞌睡,猴子就弄个动静,把他弄醒。后来他境界很不错时,每次刚一入定,猴子又以为他睡着了,仍旧故伎重施,想办法扰乱他。日子久了,他很讨厌这猴子,有次要入定之前,就把它圈到旁边的山洞里,用石头堵起来。结果没想到,他一入定就是好几天,(就像以前藏王的国师酿□登珍桑波,经常连续入定七天,很了不起。他具有肉眼通,能遥视到印度有静命论师、布玛莫扎,并把他们请来藏地。曾有位法师在桑耶青浦闭关时,说他的眼睛不好,我就跟他开玩笑:“酿?登珍桑波在这儿闭关时,眼睛好得不得了,都能看到印度,你眼睛怎么会不好?”)等出定时去看猴子,它早已被饿死了。由于他有一些修行境界,故来世转生做了皇帝,并喜欢行持善法,但因为他把猴子堵死在山洞里,最后也被侯景圈在台城里饿死了。这即是报应循环,丝毫不爽。

  附文 梁武帝:帝王之中的长寿亚军

  很多人都知晓被饿死的皇帝,也大多明白汉地佛教徒吃素的由来。但真的知道帝王之中的长寿亚军竟然也是这位皇帝的人,应该寥寥无几了吧?!

  从秦始皇起,直到清朝末年,在我国近三百个皇帝当中,寿命最长的除了乾隆皇帝外(寿命89岁),那就是梁武帝萧衍了。他是我国历史上帝王中仅次于乾隆的第二位长寿皇帝。他在位48年,享年86岁,如果不是侯景叛囧乱,失去供应,使其连饿带病加生气而死的话,还可能要多活几年。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尤其在封建帝王当中,确实是不多见的。整日花天酒地和生活淫囧乱是历代皇帝短命的主要原因。但是萧衍笃信佛教,严格遵守佛教“五戒”中的“不饮酒,不淫乱”,把醇酒当成毒药,把美女看成魔鬼。因此,不举酒杯,不近女色。萧衍在饮食方面,养成长期以素食为主的习惯。他曾写过一篇《断酒肉文》,认为荤食是“四百四病一切众病”的病因。长期吃素的人,荣卫流通,身体发热,气力充足,说明蔬菜等素食食性不冷,并有补益作用。尽管他晚年清瘦,但身体还是很健康的。梁武帝萧衍曾三次出家削发在同泰寺当和尚,除积极从事寺内一些体力劳动的杂役外,还全心致意参加坐禅念经,俗称为“打坐”。参禅打坐,要求全身放松,排除一切杂念,抑制欲望、愤怒、嫉妒、仇恨,摆脱恐惧,求得欢愉、宁静、平和的心态。久而久之,其精神活动与心理状态便会意念归一,处于十分协调的境地,这就使全身神经中枢支配各脏器组织生理活动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达到了气功治疗的“通经络,调气血”,在有意无意中做到了“百病俱消”。萧衍在出家当和尚的几年中,热爱劳动,积极从事打柴、挑水、种茶、采茶、采药等体力作业,动静相间,劳逸适度。萧衍虽贵为天子,万人之尊,却胸襟宽阔,豁达宽容,从不为一点小事与人生气,对喜、怒、哀、乐均能泰然处之,避免了心理上的紊乱,对贵族和官吏们都以宽容为本,这也是他长寿祛病的原因。萧衍是封建帝王之中少有的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他知识渊博,文武全能,爱好广泛,而且还有相当的水平。他的诗十分出色,如:“洛阳女儿名莫愁”等佳句,后世传诵。他喜欢书法,无论草书、隶书,都流畅有力,造诣精深,他每到之处,必挥毫泼墨,御笔留香。同时,他还下得一手好棋,可以说棋艺超群。他在《围棋赋》中说:围棋是君子的“游神”、先达“安思”的好去处。他对围棋评价很高,认为“尽有戏之要道,穷情理之奥妙”。这些业余爱好和兴趣,无疑充实了帝王空虚的生活,解脱了忧愁,陶冶了性情,宽阔了心胸,从而使他得以健康长寿。

→ 其他相关文章
· 为何梁武帝和南唐李后主由于崇佛而致亡国?
· 梁武帝(正讹集)竹窗随笔白话注译
· 慧能大师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多被误解?
· 离婚也是命中注定的吗?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