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生经》云:“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 以众名香、妙华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 ,修诸功德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弥勒菩萨,放光接引,花开见佛,得闻佛乘。”
文中自“精勤修诸功德至读诵经典。”为弥勒净土的六事修行法。
六事修行法第一事修诸功德: 窥基大师谓即供三宝之敬田,孝顺父母师长之恩田,及布施贫穷之悲田等三种福田所作业。修菩萨道者,修此三种福田,自然会得莫大的功德。第二事威仪不缺:即坚持诸戒行,自住轨则等,行者若能於所受五戒、八戒、具足戒等,依律严持,自能具足威仪,心不妄动。第三事扫塔涂地:即修饬道场,使整洁庄严,令人见之生恭敬心。第四事以众名香、妙华供养:是为对佛菩萨表达敬意,人能广修供养,自能增长福德,第五事行众三昧,深入正受:三昧正受,皆正定摄,此之正定,从闻思修得,行者心注一境,离诸邪妄,智慧生矣。第六事读诵经典:读经乃修慧必具之行,盖经诠慧学,不读经无由增慧解,舍此慧解,欲悟诸法真理,难可得也。综上六事,修诸功德,布施行也;不缺威仪,戒学所摄;行三昧、入正受,则定学是;读诵经典,乃慧学也。三无漏学具足,福德智慧增上,是为往生净土,上品资粮。加上念佛形像,观想念佛也;称弥勒名,持名念佛也,正行功夫於焉具足。正行、助行两皆清净,弥勒慈尊,放光接引,自是顺理成章之事矣。
六事法
1.精勤修习一切功德:包括种植三田,敬田、恩田、悲田。供养三宝为敬田。供养父母、师长为恩田。供养众生为悲田。并修六波罗蜜行,佈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
2.威仪不缺:严守戒律自然威仪堂堂。在家修士从三皈依、五戒、十善戒,以至菩萨戒。出家者当然要具足出家戒。
3.扫塔涂地:建设道场、庄严道场,以便接引众生,同登兜率,同赴龙华三会。
4.香花供养:导众生种诸善因,以香、花、素果供养三宝,增上诸佛因缘。
5.行众三昧,深入正受:“三昧”译中文为“正定”“正受”“不受”,是内心安祥自在,不起烦恼的意思。这种境界可从闻、思、修入手,自然入于“正受”。“不受”者,不受六尘色声等干扰自心。
6.读诵经典:早晚常读大乘经,金刚经、心经、弥勒上生兜率天经,持弥勒礼赞,也要为众生演说诸经,行法施度。
修六事法往生弥勒净土
1.修诸功德:众善奉行,无相布施
2.威仪不缺:诸恶莫作,谨守戒律
3.扫塔涂地:清扫佛堂,护持道场
4.香花供养:名香妙华,供养诸佛
5.行众三昧,深入正受:三业清净
6.读诵经典:读经念佛,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