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文集 - 黄念祖居士文集 - 黄念祖内部学修开示 - 正文 │ 文章推荐
○ 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往生,可达理一心

  出自《黄念祖居士内部学修开示》

  所以这次注解《无量寿经》,解释一些问题。这是莲池大师的话,五逆十恶临终十念,每念一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什么道理呀?不是普通的罪,生死的罪,而且是八十亿个劫那么多生死,那么多重罪,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消了。为什么呢?莲池大师解释是最好了,因为这个时侯这个人念的他就是“理一心”了。所以说“道在自然中”,这个自然之中,他这里就是这样。头绪越多越繁琐,越抓不到要领。怎么说他是理一心?理一心是什么程度?破了无明才是理一心,这五逆十恶怎么会是理一心呢?根据经典我下了注解,莲池大师说话不会随便说。五逆十恶最后这念是理一心,为什么呀?因为理一心功德不可思议呀,所以他每一念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事一心”还不行,莲池大师的话,事一心还消不了。那么这个五逆十恶到最后这十句他就理一心了,这个很好体会。因为《观经》讲了,这种人在他最后的时候地狱相现出来了,看见地狱了,他一辈子没听人给他说过法,也不相信有地狱;有人跟他说也不见得能信。真到临终时他见到了,啊,那儿炸人跟炸油饼似的,刀山种种的可怕,我马上就是那里头的对象了,这才怕呀!这个怕是“真”了。所以咱们就是要真,一真了就理一心了。我对你说!你老含含糊糊,老嘀嘀咕咕,你这个不好办。这没有什么理论,你看见怕不怕?还有什么可留恋的,赶紧得解决问题,告诉你念“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就能解决问题。到了最后,不管你能不能真正接受,最后唯一靠这个救命。你总是那个就不能去——这还有个发愿我不去。这个法用起来他也真心,也是一条心,没别的指望了,就求这个了。这念就是理一心呐!

  龙树菩萨有类似的,所以我们不要高求玄妙,琢磨来琢磨去,把自己弄得头昏脑晕的。怎么叫一心呢?这个一心,都讲念佛,要是一心,一念能够成功。什么叫“一念”呢?龙树菩萨有个比方,他说你碰见一个冤家债主,仇人见面,他要拿刀宰你,你赶紧跑。这个仇,那没有别的办法,他非杀你不可。那跑的时候,前面有一条河,这就在盘算了,我是穿着衣裳下河过去,还是脱了衣裳?我要穿着衣裳不好凫水,困难呐,恐怕过不去呀。我要脱,正脱的时候他追上我怎么办?在这个时候脑袋里所想就只有这个时候,我是穿衣裳还是脱衣裳?你看是不是这个情况?这个时候不会再想我银行还有20万块钱,你那儿再多钱也没有用,你告诉谁也不行。你谁也不会想,什么也想不起,都没用,你就是想跑,你要出离生死,这个心就行了。就是想跑,怎么跑?我穿衣裳还是不穿衣裳?不可能想别的,这叫“一念”。这种比方,咱们可以好好地体会体会,这就叫“一念”。

  集中啊,所以我就说,太阳光为什么放大镜一聚焦就烧火,就点着,就可以烧?光线集中啊。这个念头它集中啦!就是说很多东西是自己在那儿否定自己,那就不行了。不光是分散,而且好些东西是抵触的、抵消的,那有什么用。刚还没念,疑就来了。疑跟那个念是抵消的,不光是分心,它给你抵消了,就是负数。念佛法门呢,夏老师说,这是以果觉入我的因心呐。佛这无量劫的功德成就这句佛号,因此我们念佛那就是名召万德。一切德都来了,一切佛的德,由于我念佛的缘故,这一切德都到了我的心里头了。所以就是这里所说的,把这一切功德融化到我们的八识心田里去了,所以称为“揽入识心”。万德在这一句就能圆满,你念这一句你也就圆了万德。大家要注意这一点,“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你念这一句的时候你这心中也圆了万德。“六字包括三乘”啊,这六字里头,佛教所说的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包括在里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净土法门——大势至菩萨的法门。

→ 有关其他文章
· 发菩提心,怎样叫真,怎样叫伪?
· 散心念佛人临终也能见佛往生的原理
· 见佛决定,往生决定;名字位如何见佛?
· 万修万人去,何以往生的人少?真修才算,还不要…
· 五逆能否往生,何以无量寿经与观经不一致?
· 悔过得生愿;有罪不忏不改悔,还能否往生?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