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答疑节录
元晓《宗要》又说:“若人不决如是四疑,虽生彼国,而在边地。如其有人,虽未明解如前所说四智之境,而能自谦,心眼未开。仰推如来,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生彼边地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如是四疑若不能排除,“虽生彼国”,就是用其他的功德生到了极乐世界,只能到达边地。所谓边地也是譬喻,就是你到了极乐世界,在宫殿之中不能见佛闻法,就叫做边地。不是佛不叫你闻法,实际自己是“如聋如盲”,听着跟没听着一样,所以“难闻”。更进一步的是指这个。那些阿罗汉一直跟着佛那么多年,到了最后,佛说《法华》的时候,还五千弟子要退席,不能听。所以知道众生多难度,听不下去了,培养那么久。很多弟子哭,说“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一直跟着佛,无量无边的都大解脱、大成就,而这些弟子不知,跟没看见、没听见一样,无动于衷,不关我事。所以不是真瞎真聋,是如聋如盲。到极乐世界也是这个情况,阿弥陀佛你跟没看见一样,以为这事与你无关,你所关心的不是这个事,一定要等几百年之后,增加你的信愿,忏悔你的疑惑,把疑惑的罪忏悔清楚了,才能得出。
有人对于上面说的四种智慧,还不能够完全明解,但是你要能够自谦,不要我慢、不要骄傲。印《谷响集》的那个人,最近我有两年不给他回信了,我就看见他露了点骄傲的根。骄慢不行啊,要自谦。如果你能够自谦,知道自己的心眼实在没有开,眼也没开,心也没开,只有仰信。只有相信佛所说的话是对的,接受佛的话,不能自己出一点儿主意。出主意是最大的我慢,你怎么能自出心裁出主意呢?一切听佛的,不知道我查书,唯佛所说的为依据,这样叫仰信。佛说的我就是不敢还价,不懂我就说不懂,但是我仰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你能够自谦,能够仰信,虽然不能明白佛这样的智慧,可以往生彼国,不在边地上停留。“生边地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因为他疑惑,不按佛说的办事,对于佛的智慧没有深信,因此我慢、疑惑。所以贪嗔痴慢疑这五毒,是最严重的。在贪嗔痴外,加一个我慢。要谦下、要断疑。后来有人把贪嗔痴慢疑,改成贪嗔痴慢嫉,嫉妒的嫉。你要没有疑了,那第五件事就是嫉妒,如果你还有怀疑,这怀疑比嫉妒还严重,那还应该回到贪嗔痴慢疑。所以此论至精至要。净业行人当三复斯言,深体虚心仰信之要。
附:极乐世界边地疑城在九品内,印祖教诫,不可死执字义
《无量寿如来会》所说,乃说此等堕疑悔者名为胎生,亦有谓为疑城者,此约障蔽、隔碍之义,立胎生、疑城之名,以在莲华中五百岁不见佛闻法,何得死执其字以说义,将谓此等不在九品之数乎?“须知西方无胎生,亦无城郭,乃约不能即出莲苞及与佛相隔之义,喻取于胎、于城,汝遂执定其词,谓此在莲品之外。然则下品中生六劫、下生十二劫,则其胎其城,为更厚、更远矣。彼十二劫者尚归九品,何五百岁者便居品外?”(复周孟由昆弟书节录)
印光大师的这个说法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不能将边地疑城的地理位置执死,非要在极乐外不可。边地还是在九品数,虽五百岁不听闻三宝名,可是生品并不算非常低,要比下品生不知要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