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汝(十一月十六)来书, 殊多浮词。师弟之间, 何可用此套话乎。今人体质多单弱, 不得妄效古人。人每每以好名而过为苦行, 则反为于道于身, 皆无所益。佛法真益, 要在至诚中得。非做一场面, 即能了事也。光老矣, 精神日减, 应酬日多。今于二月下旬, 即往上海, 料理印书事。六月仍回山过夏, 七月即下山, 去上海结束印事, 则不回山矣。八九月当往天南地北, 人所不知之地, 以终此余年, 专修净业。免终日为人忙, 自己大事反误了。祈以此意与一切相识者说之, 免得误事。修行之人, 必须质直无伪真实做去, 方为实行。故古人云, 少实胜多虚, 大巧不如拙。余详文钞, 此不备书。(己巳年正月十一灯下)(三编·复周智茂居士书一)
但修净业人, 著不得一点巧。倘或好奇厌常, 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 每每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 为有实益。若肯守此平淡朴实家风, 则极乐之生, 定可预断。否则不生极乐, 亦可预断矣。祈切实令社友如是信, 如是行, 则利益大矣。(三编·复江易园居士书一)
然做功德人, 但取于世于人有益, 固不计及有名无名。即有其名, 人孰相悉。若有益于人, 则天地鬼神咸知。阁下为贫民计, 可谓大慈普覆。然须为彼说因果罪福, 俾彼同皆得以不愧人道, 则将来成立家业, 必能与子孙同归贤善, 则其拯济也大矣。(三编·复郑慧还居士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