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92.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生西当以信愿为本。若遇危险念观音,有信愿,命终决定生西方。或只专一念弥陀,有苦戹,亦必解脱。(文钞三编)复如岑法师代友人问书
白话译文:
92.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哪里有不救苦难的事情?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又哪里有不接引众生生西的道理?往生西方应当以信愿为本。如果遇到危险念观音,有信愿,命终决定往生西方。或者只专一念弥陀,有苦难,也必定得到解脱。
附录:《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
《解》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此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
当知者,诫劝吾人应当知之,不可忽略也。所知者何,谓上来正宗文中,劝众生以信愿行,偏缘西方,偏念弥陀。其实全体即是遍缘法界,遍念法界也。佛种从缘起者,成佛之道种即佛性,是一真法界理体。随缘了二因而开发,故曰缘起。缘即法界者,佛性为法界理体,缘因为法界性用,了因为法界德相。三一不二,故即法界也。一念一切念者,弥陀乃法界藏身,一身即具诸身。故念弥陀一佛,即念一切诸佛也。一生一切生者,极乐即法界藏土,融摄一切佛土。故生极乐一土,即生一切佛土也。一香一华等者,举一瓣香,即法界藏香。故一人一处拈香,供养弥陀。即一切处拈香,供养诸佛也。奉献一华即中道妙华,故以一华供养弥陀,即奉一切华,供养诸佛也。能以一妙音,赞叹一佛。即以一切音声,赞叹诸佛。乃至行人禀法受教,向弥陀忏悔己之业障,即是向一切诸佛忏悔一切众生业障。弥陀垂手与我摩顶授记,即是一切诸佛垂手,与一切众生摩顶授记。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众生,一切依正,一切六尘,莫不遍摄遍融。是为增上缘因。行人念佛时,念念与此理相应,即名法界缘起三因圆融。此即所谓遍缘法界也。若偏赞西方,不能融通余方。偏念弥陀,不能融通诸佛。岂得谓为至圆至顿至妙至胜之法门耶。
按:弥陀乃法界藏身,一身即具诸身,观音岂在身外?观音即是弥陀,诸佛同一法身。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众生以心想之力,观力成就,便可独影境中观见弥陀(法身佛加持其中)。若以称念观音之力,祈求往生极乐,观音岂不代佛职?本来观世音、大势至与阿弥陀佛,皆是净宗念佛法门的本尊,念三者中任一圣号,即使没有回向,皆可往生极乐。诸佛本不二,若言一佛只做一佛事,这是以凡夫知见测度如来境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