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集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祖文钞菁华录白话译注 - 明对治习气   │ 文章推荐
○ 若知我空,谁受谤者?若知无我,烦恼何生?

原文:

105.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见正编复袁闻纯书。〗譬如窃贼,认做家人,则所有家财,悉被彼窃;若知是贼,彼即逃去。金不炼不纯,刀不磨不利。不于烦恼中经历过,一遇烦恼之境,便令心神失所。能识得彼无什势力,其发生劳扰心神者,皆吾自取。经云:“若知我空,谁受谤者?”今例之云:“若知无我,烦恼何生?”古云:“万境本闲,唯心自闹;心若不生,境自如如。”[1](文钞三编)复陈飞青书

白话译文:

105.人真是痛苦,每天都在烦恼中,还不知是烦恼;如果知道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了。(心本是佛,因为烦恼未除,枉作众生。只要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见文钞正编复袁闻纯书。)譬如如果将盗贼错认做家人,则所有家财,都会被他偷走;如果知道他是贼,那他就逃走了。金不炼不纯,刀不磨不利。不在烦恼中经历过,一遇到烦恼之境,便让心神失所。要能识破它没有什么势力,发生劳扰心神的原因,都是我自找的。经上说:“若知我空,谁受谤者?”今可以照例说:“若知无我,烦恼何生?”古德说:“万境本闲,唯心自闹;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注释:

1、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又,如如者,不变不异,真如之理也。谓由前正智,观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无,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发;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为如如也。

→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无明惑业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