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集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祖文钞菁华录白话译注 - 心诚则灵   │ 文章推荐
○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能恳切至诚无不往生

原文:

207.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印大师示寂之晚,语真达师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见《永思集》。〗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文钞正编)复邓伯诚书一

白话译文:

207.念佛一法,是最简单、最容易、最广大的法门。必须恳切志诚到极处,(印光大师示寂入灭的那天晚上,告诉真达师等:“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至诚,没有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的。”见《永思集》。)才能感应道交,此生亲身获得真实的利益。如果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然是种下了遥远成佛的因,可是亵渎轻慢的罪过,在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就有不堪设想的恶果。我常说,想要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必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除一分罪业,增长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除十分罪业,增长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亵渎轻慢,则罪业愈增,福德与智慧就愈减了。

附录:蕅益大师《占察经》注疏中讲解至心

蕅益祖师对至心也有注解,我们也大概讲一下:“初始学习求愿至心,未离散动,未伏障种,乃名字初心,故未能获清净轮相”。初始学习求愿至心,求愿就是说有这个愿望,开始在学习这个至心,但是我们这个心还没有离开散乱妄动,这个妄念还伏不住,控制不住,好像我们念佛妄念还止不住。乃名字初心,这个名字就是天台宗把佛分为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名字位初心,初心就是刚开始,我们现在刚开始在学习,在念这个佛号,你还没有伏烦恼,就是我们老和尚常讲,你烦恼还伏不住。烦恼伏不住,我们往生没把握,要看临命终运气好不好。所以这个是初始学习求愿至心,这个不能得善相。这就说这个至心还不及格,讲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明白,还不及格。

“第二种,中下至心者,即是摄意专精,能得欲界细住,或是初随喜品,或是名字后心,故亦可得清净轮相,多是冥益”。第二种至心有下中上三种,下至心就是最低的,最低的至心就是一心系想不乱,心住了了。每一种它的功夫层次也是有等差的,这是讲个大类。这句佛号一提起来,所有妄念就伏住了。能得欲界细住,欲界未到定,有相似禅定的功夫,但是还没有达到色界禅定的标准。或是初随喜品,这是天台的随喜品,天台宗《教观纲宗》里面讲的,功夫的一个层次。或是名字后心,名字即佛,刚才讲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他是名字初心,初就是刚开始,后心就是他后面功夫深入了,我们一般讲达到功夫成片,虽然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所以他也可以得到清净轮相。但是多是冥益,冥就是感应还不是很明显,暗中感应。

“中至心者,即是成就勇猛,须在观行后心,多分兼得诸余好相”。“上至心者,即是相应至心,须在相似初心,能感菩萨现身说法,故得究竟不退也”。上至心就是相应至心,相应至心须在相似初心,就是相似即佛最初相应的这个心,也就是最起码要断烦恼。断烦恼起码像圆教菩萨初信位,小乘初果须陀洹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个是相似初心,最起码要断见惑的烦恼,这入了相似即佛,还不是真正佛,还在十法界里面。最少要相似初心才能感菩萨现身说法,这个时候能跟地藏菩萨,其他你念任何一尊诸佛菩萨都一样的,就能感应诸佛菩萨现身给你说法。譬如说我们修净土法门,你见到阿弥陀佛给你说法,见到观音菩萨给我们说法。所以见到佛菩萨给我们说法,我们就能得到究竟不退,得不退转,现在这一生就得不退转,这功夫就高了,这上至心功夫就高了。

按:至诚恳切之心,若依天台宗六即佛之阶位次第,仍可一一判别,依此“至心”一行,而论“一行九品”。谁都可说,自己有至心。但真实功夫如何,不在口头,必须有实证。不然,多是以凡滥圣者,造大妄语罪。决定往生之至心,依《观经妙宗钞》可知,在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阶位在观行位初品,世尊亲口授记,此人临终决定往生。下二观成,世尊并未授记,所以,决定往生与否,与各自修行功夫是息息相关的。至心阶位,依六即而言,有名字位至心、观行位至心、相似位分证位至心,及究竟圆满至心。名字位至心,亦可分名字位初心至心,及名字位后心至心。名字位后心人,念佛时兼得弥陀他力冥加增上,可入观行位初品,故此阶位人亦可临终决定往生。对于名字位初心念佛人,虽言有至诚心,但其心不能伏惑,后遇逆缘恶境,可能起惑造业,又初心散乱,虽至心念佛,所修散善难灭定业,临终善终与否,中间若遇定业现前横死与否,皆属不定,故临终往生不定。名字位初心虽不定往生,但并不代表不能往生,恳切至诚者必念佛精进,随顺菩提正道而修,再加临终恳切忏悔至诚念佛灭罪,亦能往生决定。

→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懈怠轻忽,则成游戏法门,不得真实受用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