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集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祖文钞菁华录白话译注 - 示念佛方法   │ 文章推荐
○ 念佛时或悲或喜皆当注意,防悲魔喜魔入心

原文:

67.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凡有适意时,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念,不可过于致力,以防受病。掐〖音恰〗珠念,能防懈怠。静坐时,切不可掐;掐则指动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文钞续编)诫初发心学佛者书

白话译文:

67.学佛之人,平时一举一动,都必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至诚。如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这也是善根发现的好相,但切不可恳切常常如此,否则必着悲魔。凡是心情适意时,也不可过分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度,以致心火上炎,或者产生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念,不可过分用力,以防得病。掐珠念,能防止懈怠,但静坐时,切不可掐珠,掐则手指动而心不能定,时间久了必得病。

按:虽然一心念佛者,不易着魔。但还是建议因缘具足者读一读《楞严经·五十阴魔》,尤其是将楞严经中对治魔境的方法牢记于心。“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诸阴魔中,何止悲魔喜魔两种?

→ 其他相关文章
· 释疑:大声念见大佛,小声念见小佛?
· 常欲见好境界,易招怨家附体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