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集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祖文钞菁华录白话译注 - 示念佛方法   │ 文章推荐
○ 念佛感应原理,以撞钟为喻

原文:

69.感应之道,如撞钟然;叩之大者则大鸣,叩之小者则小鸣。世每有小感而大应者,乃宿生修持之功德所致也。(文钞三编)《药师如来功德经序》

白话译文:

69.感应的道理,可以用撞钟为比喻,撞的力气大则大鸣,撞的力气小则小鸣。世上常常有小感而大应的,这是他前世修持的功德所引来的。

附录:念佛往生之“水清月现”原理

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也。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月乃世间色法,尚有如此之妙。况阿弥陀佛,烦惑净尽,福慧具足,心包太虚,量周法界者乎?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应。佛实未曾起心动念,有来去相,而能令缘熟众生,见其来此接引以往西方也。怀此疑者,固非一二。因示大意,令生正信云。

心清月现,何可死执以论。须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现,声闻有声闻之清现,菩萨有菩萨之清现,唯成佛方为究竟清现也。若如法说,其余一切皆非清现,唯佛方是清现。莲池大师所说,便成错谬。不知自己完全未开正眼,故有此种盲论也。何苦如此。凡夫之清现,乃观行之清现。声闻断见思,乃相似之清现。菩萨在内凡位,从初信至七信,亦与声闻同。八九十信破尘沙,证法空,何可云破法空乎。初住即破无明,证法身,此分证位之初位。至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等觉、乃分证位之后位、分证位、凡佛所证者、皆证之、但未圆满究竟证耳)四十一位,乃分证之清现。唯佛方为究竟清现。即一位中,尚有无量无边浅深之不同。譬如外国人到中国,一到中国界上,即可云已到中国。而从兹尚有数千里之途程,可到中国京都。在汝意既云到,即无所谓途程。既未得道,说清现便成错谬。且于仗佛力带业往生之事相违。

按:感应不感应,在心、在缘、在至诚……。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言:“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能否感应,最为关键的是,修行人能否修出足够的功德来。前述种种,追根揭底还是要与功德挂钩。离开真实功德,嘴说真诚,自以为发广大心,就算念佛拜佛,也难得感应。为何?只有真实功德才是打开自性宝藏的钥匙,感应种种、求愿种种,皆须依功德而发动自性的妙用,福德不行。梁武帝建庙几百座,供僧上万人,达摩祖师却言无功德。学佛人若想得感应,必须先弄清福德与功德之间的差别。无论是对修行人,还是对与神佛求愿的世俗人来说,这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 其他相关文章
· 服药非必穷其药性,念佛非必精通教理
· 何谓功德?如何识别有无真实功德?
· 返回目录